张渊懿《渔家傲.东昌道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分)
答:“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一句。(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下阙中,作者是怎样表达乡愁的? (3分) 
(3)“午睡觉来愁似织”一句虚实结合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B.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D.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1)远近结合(1分);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1分);借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1分)。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1分)
(3)B(对面落笔)

参考赏析:
古代文人特别擅长于在秋天抒发自己的愁绪,即所谓的悲秋。这首词的作者亦不例外,他孤身一人于“东昌道中”,目睹的是秋景萧瑟,北雁南飞更使心情不佳,于是写下了这首《渔家傲》。
  词作开首二句描绘的是远近之景: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这是由苏轼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新城道中》)衍化而来。然而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感情。《新城道中》写的是春天久雨后的晴朗,透露了欢快情绪;本词写的却是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午睡觉来愁似织”,表明前两句是作者午睡醒来可见之景,“愁”,固然是由景色之凄清而引起,然而“愁”到“似织”,总是另有原因吧。“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点明题目中的“道中”是水路。东昌,是清东昌府,在今山东聊城县境内,地处大运河中段。作者此时正孤身乘船在大运河上,又从词的下片得知,船正向北驶去。“帆直”,表明是顺风,船行甚速。作者是江南人,却孤身在北方,而且船还载着他继续北行,可见他是位羁旅行役者,官身不自主,“如织”的是思乡之愁。也许刚才在午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家乡,然而要真的使梦境成为现实,却似轻飘的游丝一般,欲飞无力。
  下片开首二句继续描述两岸的所见景致,透过苍茫的烟水,依稀可辨的是古渡头和村落人家,陌上垂杨早已衰黄,在秋风中瑟瑟发抖。这一切更加撩拨着作者心中的思乡愁绪。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之处,不同是一写水路,一写陆路。他们都写出了“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之情,恰在此时,一行雁阵向南飞去。本来这是天空中出现的自然情景,作者却有意将“雁南”“人北”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且连用两个“自”字,加强了语气,突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面对此情此景时的难堪情态。这词以景作结:时间已是傍晚,萧瑟秋风阵阵吹过,飘落的荻花,铺满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江上浩浩渺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作者满腔愁绪与心事,都融于这萧瑟茫茫之中了。
  “东昌道中”写的是从一天的中午到傍晚,乘船沿途所见所感,虽说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已不足新鲜,但皆出自真情实感,又能做到情景交融,亦不失为成功之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8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8

相关推荐

  • 刘禹锡《石头城》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 (1)《金陵五题》序的意思是:作者出生于苏州嘉兴(古属浙江西道)。浙江…

    2023年5月7日
    300
  • 《暑旱苦热》

    王 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 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 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 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胸怀济世大志,虽身处贫困…

    2023年5月15日
    254
  • 文言文常用虚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   一、之   (一)代词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

    2022年11月22日
    258
  • 文言文自荐书

    文言文自荐书   自荐书是向学校管理机构或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后者是踏入社会、寻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石,也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短兵相接。下面是关于文言文自荐书的内容,欢…

    2022年12月3日
    264
  •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这两句是说,不要说秋霜不滋润万物,菊花是因为它才开花的。劝同年老有所为,并迎逆境而上。借物言情,语含哲理。 出自黄滔《寄…

    2023年3月28日
    203
  • 李士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士谦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博览群籍,兼善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郡王睿举德行,皆称疾不就,隋有天下,毕志不仕。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

    2023年1月9日
    2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