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怀宛陵旧游》阅读答案及赏析

怀宛陵旧游
唐·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跳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注】“宛陵”即宣城。谢跳任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楼。李白在宣城时常登此“谢公楼”。
⑴诗人将谢跳、青山、李白、楼几个意象组合成“谢跳青山李白楼”,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3分)
⑵前人十分欣赏这首诗的末二句,称之为“诗中画本”。诗人是怎样描画这一幅诗意的画境的?(4分)

参考答案
⑴诗人善于运用形象,以虚写实,此处的“山”与“楼”,文义互见,既可以理解为谢跳欣赏过的青山,李白登过的楼,以谢跳著名酌青山,以李白著名的楼:或者是谢跳建的楼,李白欣赏的青山……含义十分丰富,谢跳、青山、李白、北楼,错综交织,融成一片,山水和人物之间,仿佛彼此都渗融着对方的血肉了,诗人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给人们联想飞翔的余地,大大扩大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3分)

⑵①诗人用工笔细描,用明快而细腻的线条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飘摇的酒旗,流水中破碎的倒影,形象鲜明,堪称“画本”。②诗人善于炼词铸句,如不直接写“酒旗”飘扬,而用“飘落”在春天清溪水中的“风影”来描绘,风物如画,饶有风味。③诗人善于熔情入景。残日西斜,酒旗飘飘,春水潺潺,诗人咏怀古迹,思慕前人,感时伤世,这帧山水图所蕴含的思绪感慨,十分动人。④诗人重在写意,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深入主题,突出印象。(4分,能从一两个角度赏析说明即可。)

赏析:
《怀宛陵旧游》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小诗,而诗的前两句却插入了作者的回忆与山水诗人谢眺及大诗人李白的事迹,这就在没有具体写景之前,给宛陵的山水染上一层重重的神秘色彩。诗人在后两句写景时,抓住了夕阳与随风飘扬的酒家的酒幌都映入溪水这一特点,充满了诗情画意。同时又点明了时间、地点,表现了诗人放浪不羁的性格。这首诗语言优美流畅,音调和谐。

这是一首山水诗,但不是即地即景之作,而是诗人对往年游历的怀念。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然在于炼词铸句,熔情入景,因而风物如画,含蓄不尽。前二句点出时间、地点,显出名胜、古迹,抒发了怀念、思慕之情,语言省净,含意丰满,形象鲜明,已充分显示诗人老到的艺术才能。后二句深入主题,突出印象,描写生动,以实见虚,在形似中传神,堪称“画本”,而重在写意。李商隐《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那种无望的迷惘,在陆龟蒙这首诗里得到了十分相似的表露。也许这正是本诗的时代特色。诗歌艺术朝着形象地表现某种印象、情绪的方向发展,在晚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趋势,这诗即其一例。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7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8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8

相关推荐

  •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

    2022年12月31日
    307
  • 初中必背古诗文言文

    初中必背古诗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1.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与朱元思书》中概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

    2022年12月4日
    223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2023年1月9日
    243
  • 《焚庐灭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焚庐灭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焚庐灭鼠   越西有独居男子,结茨①为庐,力耕以为食。久之,菽②粟盐酪具,无仰③于人。尝患鼠,昼则累累然行,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   一旦被…

    2023年1月10日
    330
  •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rdquo…

    2022年12月17日
    324
  • 《送区册序》的文言文翻译

    《送区册序》的文言文翻译   按传统赠序的写法,开头都要说送行的话。而这篇序文却以“阳山,天下之穷处也”起首,起势突兀,先声夺人,然后紧紧围绕“穷”字,用从高处向下鸟瞰的俯视角度“…

    2023年1月7日
    2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