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与发声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2000字:
中国人受着中国人的“熏陶”,《沉默的大多数》中这样写道:我从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的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我还知道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的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吃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向全世界放声高呼。结果被爸臭揍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至于我最终选择沉默多年,其主要原因是: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在那个年代,做一个沉默的大多数,远比做一个喜欢发表意见和“话语”的人要来的理智,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中,“话语”太多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缺乏思考和常识的人。而沉默却可以使人学会冷静和思考,身处“沉默”才能够避免“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境。
翻开历史,中国历朝历代的大规模屠杀,赶朝换代的战争,株连九族的暴政,外来名族的侵略…已对老百姓造成了长期的选择压力,那些勇敢的人,正直的人,富有正义感的人往往容易招来杀身之祸。而那些唯唯诺诺的懦夫,顺民则能更好的适应这种高压环境,在这种特定的选择压力下生存,繁衍下来。如此,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文化似乎就是生存文化。
作为后人,我们深受老一辈的影响,“小不忍则乱大谋”,“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都是自我警醒的金玉良言。我们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社会的重压,他人的重压,责任的重压。在尝尽了挫败的滋味后,我们变乖了,学聪明了,也懂得了什么是“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最后也就“懒得说”了。于是,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终身奉行的明哲保身的潜规则之一。
一摊开报纸,一打开浏览器,一条条新闻迎面而来“学术不端丑闻”,“狂犬疫苗造假”,“某省贪官查处”,而人们对此却嗤之以鼻。也是,读后感www.simayi.net诸此新闻铺天盖地,有何新鲜劲儿?再看看这触目惊心标题“幼童失足落入冰冷水塘,围观者上百无人施救”,“女子顶楼欲轻生,围观者催其快跳不要浪费时间”。这一幕幕的悲剧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人的看客心态。可当我们每天喝着皮革奶,吃着镉大米,用着地沟油,买着染色蔬菜,住着“豆腐渣”工程时,我们还要沉默吗?
我们每一次不应该的沉默都会付出应有的代价:好人的每一次退让都会助长恶人嚣张的气焰;大众的每一次默许都会纵容谎言的升级;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头来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岂不是不笑话?
所以说,该沉默的时候要沉默,该发声的时候就该发声。我想,也许正是因为懂得了这份责任,在沉默了四十年之久后,王小波最终选择发声,以一个终于开口的积极沉默者的姿态,冷静地分析文革,分析国人的集体沉沦,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谈道德,谈理性,谈信仰,用笔捍卫一个骑士的荣誉,用文字影响下一代人。
除此之外,在沉默与发声的问题上,能够合理的对两者进行把持,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放眼社会,就有这样一群人,面对强权,他们忌惮。面对弱者,他们鄙夷。他们会为了钓鱼岛,装着爱国心,去上街游行,嚷嚷着要灭了小日本,但却不敢喝斥街头小偷;灾难之后,会积极加入感伤洪流,却将沉默者都视为冷酷或居心叵测。诸如此类缺乏逻辑,极尽煽情的事,让人躲避不及。但是像这样的发声,发出的只会是无效的音,由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沉默。
所以说,有的时候,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理性,一种蓄势,一种保全自我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沉默,因为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去看清事物背后的虚虚实实。但是,如果沉默逾了界,那就变了味儿;而有的时候,发声是一种反抗,一种正义,一种维护权益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发声,因为邪也会胜正,我们需要拨开迷雾为正义辩护。但是,如果发错了声,那就变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沉默与发声是一门人生的艺术。面对所发生的,我们要保持独立的灵魂,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在该沉默时坚持沉默,在该发声时勇敢发声,做一只特立独行却不失理性的“猪”。文案:张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