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这两句是形容总持寺阁之高——从阁中向外观望,秦岭显得低矮,渭水也显得很小。“低”、“小”二字用得很巧,使俯瞰之景,十分美妙。
出自岑参《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注释】
⑴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总持寺,隋代所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西半部,原名大禅定寺。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总持寺。
⑵诸天:天空。
⑶井树:井边之树。
⑷渭川:渭水。
⑸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槛外:长廊旁的栏杆外边。
渭川:渭水。

【参考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赏析
这首诗,穷极笔力,描写总持阁的雄伟高峻。诗里的高阁是总持寺里的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参写在了诗里。诗的逻辑依然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谓。一、二句以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中间四句写在阁上远眺的所见。全诗很好理解,就是写一座高阁,只是在最后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这个结尾内涵还是很多的,不但说明了总持阁的作用,地理位置,还概括了它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30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27日 04:56
下一篇 2023年3月27日 04:56

相关推荐

  • 兴中会宣言文言文翻译

    兴中会宣言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堂堂华夏,近之辱国丧师。有志之士,能不抚膺!夫以四万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

    2023年1月7日
    287
  •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

    2023年1月11日
    253
  • 文言文竹溪逸民传阅读理解

    文言文竹溪逸民传阅读理解   竹溪逸民传   宋 濂   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

    2022年12月3日
    278
  • 中考语文《仲尼相鲁》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语文《仲尼相鲁》文言文练习题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

    2023年1月10日
    227
  • “垣荣祖,字华先,崇祖从父兄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垣荣祖,字华先,崇祖从父兄也。父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荣祖少学骑射,或曰:“何不学书?”荣祖曰:“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可不负饮食矣…

    2022年12月29日
    239
  • 文言文的高考

    文言文的高考   文言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中国 )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文言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quo…

    2022年12月4日
    1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