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全词赏析

“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出自《鹧鸪天·冷落人间昼掩门》

鹧鸪天·冷落人间昼掩门
宋朝  无名氏
冷落人间昼掩门。泠泠残粉縠成纹。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
冰作质,月为魂。萧萧细雨入黄昏。人间暂识东风信,梦绕江南云水村。

赏析
此令似为客中咏落梅。
起句“冷落人间昼掩门”,描写了梅花落尽后的凄凉气氛。白昼不应闭门,但因“候馆梅残”,早春已逝,故闭门不出,自甘岑寂。“泠泠残粉縠成纹”,进一步写花落已尽,枝头所剩无几,故曰残粉。又残花满地,铺成皱纹,“縠”是一种细软的丝织品,经常用来形容波纹。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毅皱波纹迎客棹。”这里形容春水波纹细软象皱纹,和宋祁词意思相同。铺地落梅似波皱,这是化静为动,是词人的幻觉。下面两句“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是补叙旅途见到梅花未落时情景。宋代诗人林逋有一首著名的咏梅诗,其中两句警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尤其为后人所传诵。这里三四两句即活用其意。“几枝疏影溪水边”,和林诗意思差不多,但“暗香”易为“清香”,是有意思的,因为林诗是黄昏月夜闻梅香,故曰“暗”,而此处是白天马上所闻,故曰“清”。又“一拂清香”用得妙。“拂”是马鞭子,“清香”无法衡量,这里用作量词,是写香气易于移动,骑马屡屡加鞭,马向前跑得快,香气稍纵即逝,也不会停留不动,故云“一拂清香”。这里形容难于把握之物,可谓妙到毫颠。不过这两句是写路上所见所闻,还没有深入梅花的本质。
下片开始,进一步描写梅花的高尚洁白的品质。梅花冬末早春开花,它不受尘埃的污染(宋王淇《梅》诗:“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不怕寒冷冰雪的侵袭,“水作质,月为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萧萧细雨入黄昏”。则是写早春余寒未退,加之细雨濛濛,倍添寒意。而冰肌玉骨的梅花则是对此无所畏惧。歇拍“人间暂识东风信,梦绕江南云水村。”就由花入人,进入写旅途思念曾经一度相识冰清玉洁的美人了。杜甫咏明妃诗句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春风面”“月夜魂”指明妃美丽的容貌和皎洁的灵魂。可说是“善于适要”“情貌无遗”(二语见《文心雕龙·物色》)了。
这首小令既写了梅花的外貌,又写了她的品质,既写了梅花,又写词人所思的美人。只要读一读《文心雕龙》的《物色篇》,自能得其妙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46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8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00:28

相关推荐

  •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8分)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

    2023年1月10日
    249
  •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新序文言文考察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卫宣公之子急也,寿也,朔也。急前母子也。寿与朔后母子也。   ②寿之母与朔谋,欲杀太子急而立寿。使人与急乘舟…

    2022年12月3日
    226
  • 《荆轲刺秦王》原文意思翻译及赏析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ld…

    2022年12月27日
    263
  • 苏轼《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阅读答案及赏析

    定风波 苏  轼 元丰五年七月六日①,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钿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入画竹身肥拥肿,何…

    2023年3月12日
    336
  • 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1)诗中哪些地方具体…

    2023年4月5日
    251
  • 《晴江秋望》《中庙》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晴江秋望》 这首诗的意思在初秋的一个晴天在长江边眺望长江。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和浩浩荡…

    2023年4月9日
    1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