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朝耕》阅读答案附赏析

朝耕
袁中道(明)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4分)
2.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月色皎洁显静,出屋、经过树林有滴水声为动,动静映衬;②雾气露水、东方未亮显静,霞光灿灿、叱牛声、白鹭惊起都为动,动静映衬。③白如素的月色、东方霞光,与农夫叱牛、惊起白鹭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衬。【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只要各举出一例,答出“动静”、“声色”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2.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图景”占1分,“思想感情”占3分,图景只要答出一个即可,思想感情如答到“对生活的热爱”之类可给2分。

二:
①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
②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诗歌描写出一幅清新、美丽、自然的乡村晨景图(2分),表现了作者对纯朴自然的乡村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同时表现出农家生活的快乐、闲适之情(2分)。
评分标准:每问2分。
(2)诗人采用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手法来写景(2分)。农村的早晨极为清静,路过小树林,能听到树叶上滴落水珠的声音;早起耕耘的农人吆喝耕牛的声音,惊起一双白鹭。突出表现了乡村的自然宁静。(具体分析2分)

简析:
这首诗感觉仿佛让人来到农村,清早走上躬耕之路。拿起锄头出了茅屋,月色还有淡淡的光亮,经过林子,露滴晶莹,雾露好大。东方还没有全光,路上的粼粼光线,都是露珠反射朝霞的光彩。一声声吆喝牛的声音,惊起田野中的一双白鹭。这首诗,描写了乡村朝耕出门的情景,特别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写的灵动,“不觉”两字,随意而为,赋予诗的动感和生机,充满情趣。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7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3:57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3:57

相关推荐

  •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郑燮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

    2022年12月30日
    428
  • 形容淡泊名利的诗句

    形容淡泊名利的诗句   古诗是古人创作的佳句,也是表达古人的想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形容淡泊名利的诗句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再下第》   【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

    2023年4月27日
    278
  • 《上邪》《菩萨蛮》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①现…

    2023年4月10日
    250
  • 治驼文言文翻译答案

    治驼文言文翻译答案   治驼讲的是办事如果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那么治驼文言文翻译答案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治驼文言文翻译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

    2023年1月8日
    223
  • 论语子路篇文言文翻译

    论语子路篇文言文翻译   导语: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论语子路篇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论语子路篇文言文翻译…

    2023年1月8日
    231
  •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方法及试题解析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

    2023年4月9日
    2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