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朝耕》阅读答案附赏析

朝耕
袁中道(明)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4分)
2.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月色皎洁显静,出屋、经过树林有滴水声为动,动静映衬;②雾气露水、东方未亮显静,霞光灿灿、叱牛声、白鹭惊起都为动,动静映衬。③白如素的月色、东方霞光,与农夫叱牛、惊起白鹭声交织在一起,互相映衬。【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只要各举出一例,答出“动静”、“声色”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2.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图景”占1分,“思想感情”占3分,图景只要答出一个即可,思想感情如答到“对生活的热爱”之类可给2分。

二:
①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4分)
②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诗歌描写出一幅清新、美丽、自然的乡村晨景图(2分),表现了作者对纯朴自然的乡村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同时表现出农家生活的快乐、闲适之情(2分)。
评分标准:每问2分。
(2)诗人采用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手法来写景(2分)。农村的早晨极为清静,路过小树林,能听到树叶上滴落水珠的声音;早起耕耘的农人吆喝耕牛的声音,惊起一双白鹭。突出表现了乡村的自然宁静。(具体分析2分)

简析:
这首诗感觉仿佛让人来到农村,清早走上躬耕之路。拿起锄头出了茅屋,月色还有淡淡的光亮,经过林子,露滴晶莹,雾露好大。东方还没有全光,路上的粼粼光线,都是露珠反射朝霞的光彩。一声声吆喝牛的声音,惊起田野中的一双白鹭。这首诗,描写了乡村朝耕出门的情景,特别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写的灵动,“不觉”两字,随意而为,赋予诗的动感和生机,充满情趣。通过迷人的乡村晨景和诗意的叱牛早耕图景,表现了作者对安闲自得的农家、纯朴清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仰慕、赞美)之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7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3:57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3:57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文言课文要“能顺畅的朗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指导有些学生…

    2022年11月22日
    241
  • 《戊辰即事》

    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 今岁和戎①百万缣②! 从此西湖休插柳, 剩栽桑树养吴蚕③。 开禧二年(1206),宋宁宗采纳大臣韩侂胄的意见,出兵攻金。结果因谋划不周,指挥不力,打了败仗…

    2023年5月9日
    229
  • 高考文言文复习3点建议

    高考文言文复习3点建议   教材改版,高考改革,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言文如何备战高考?总结备考复习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课本复习三遍   新教材文言文篇…

    2023年1月11日
    230
  • 三峡与顾章书比较文言文试题

    三峡与顾章书比较文言文试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2023年1月11日
    230
  • 文言文翻译满分技巧盘点

    文言文翻译满分技巧盘点   文言文翻译技巧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

    2022年11月22日
    219
  • 韩愈《湘中》阅读答案及赏析

    湘中 韩愈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 ① 贞元末年,韩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摇役赋税,遭谗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

    2023年4月11日
    2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