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曲•范蠡》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越调]柳营曲•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1.此曲塑造了怎样的范蠡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2•此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
    
答案:
1.塑造了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2分)主人公抛开吴越的政治斗争(1分),泛舟五湖,尽享红蓼艳丽、沙鸥飞翔、明月当空的湖光美景(1分),充满了对悠然垂钓、闲看流水的自在生活的憧憬(1分)。
2.李词运用比喻,以水喻愁,(1分)形象地写出了失国愁怀的绵长不尽。(2分)此曲采取了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1分)写出了主人公所期待的春来江畔悠然垂钓,欣赏江水浩浩东流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赏析:
一叶扁舟,漫游五湖,纷扰喧闹中倒不如辞官归隐罢了。开满红色蓼花的浅水滩,白鹭与沙鸥上下翻飞,此时洞庭湖上恰好是明月高悬的秋夜。进献西施促成了吴王的风流韵事,引起了吴越双方互相争斗结冤仇。趁着秋风乍起又闲居无事,把钓鱼钩重新整理。看,一江春水滔滔向东流去。
范蠡是春秋末政治家,越国大夫。传说他曾经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帮助越国灭掉吴国,后来毅然辞官,乘舟泛五湖而去。他在建立了卓著功勋后,激流勇退,远祸全身,使无数元代知识分子奉为心中的理想。
曲子从范蠡辞官归隐、泛舟五湖写起,点明了“归去”这一主旨,“闹垓垓”的纷争时局正是他归去的原因。接着写“游”中所见洞庭之秋景,描绘出一幅疏朗清淡的景象。“进西施”起承接首句,表现范蠡为政朝廷、辅助君王时的情景,恰好是“闹垓垓”的具体写照。“趁西风”两句进一步描写范蠡归隐五湖、悠然闲适的生活,突出了“归去”的题旨。结尾借用名句,翻出新意,表现隐者飘逸洒脱的情怀。全曲有历史的追述,现实的反映,也有自然的描绘,从各个方面表现了范蠡逍遥闲适的归隐生活,怡然自得的愉悦心情,传达了作者的羡慕向往之情,透露出元代知识分子在黑暗封建统治下矛盾、复杂的特殊心态。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8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0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0

相关推荐

  • 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

    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 <病梅馆记>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

    2022年12月31日
    271
  • 大厅税务警示教育心得

    大厅税务警示教育心得5篇 干部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接受了警示教育,你有写一篇警示心得?它能让你在警示教育后得到更多的收获。你是…

    2023年3月8日
    278
  • 哲理的诗句

    哲理的诗句   导语:有关哲理的诗句,命运与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

    2023年4月27日
    203
  •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

    2022年11月28日
    231
  • 落叶的唯美诗句

    落叶的唯美诗句   枯黄的落叶,一片、两片,轻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像无数只小船,顺风慢慢地荡走。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落叶的唯美诗句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2023年4月27日
    230
  •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2023年4月17日
    2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