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道人北山来》王维《杂诗》陶渊明《问来使》阅读答案及赏析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陶渊明《问来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
——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试题
(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
(2)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同特点。

阅读答案
(1)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分别是菊、梅、松,体现了他们高洁坚贞的人格情操。
2.风格平易(风格平淡),语言浅近(语言质朴)。(意思正确即可)

对比赏析
相同:三首都是绝句、都是思乡之作。都是通过问故乡来人来表达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语言质朴自然、没有雕饰。

不同:三都和寄情之物不同分别人松、梅、菊。陶渊明独爱象征隐逸孤傲的菊花,所以问“今生几丛菊?”;王安石喜欢高风亮节的松树,故问“问松我东岗。”;王维则欣赏冰肌玉骨的梅花,故问:“寒梅著花未?”。很显然三位诗人在问的内容上,都有着深刻的含意,都象征着他们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但是在问的语言上,则有精炼和繁冗之分。王维的诗写得自然亲切、含蓄蕴藉,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耐人玩味。陶渊明、王安石的诗则显得有点言尽意止,给人以复制生活的感觉。因此,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的按语中说:“三诗同一杼轴,皆情到之辞,不假修饰而自工者也。然渊明、介甫二作,下文缀坠语稍多,趣意便觉不远,右丞只为短句,一吟一咏更有悠扬不尽之致,欲于此下复赘一语不得。”
    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王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蕴含丰富的心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0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10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10

相关推荐

  • “卢奕,黄门监怀慎之少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卢奕,黄门监怀慎之少子也。与其兄奂齐名。谨愿寡欲,不尚舆马,克己自励。开元中,任京兆司录参军。天宝初,为鄠县令、兵部郎中。所历有声,皆如奂之所治也。天宝八载,转给事中。十一载,为御…

    2023年1月2日
    298
  • “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有一少年断聚”阅读答案及翻译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

    2023年1月2日
    334
  • 黄峨《又寄升庵》阅读答案及赏析

    又寄升庵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自是:应该是。 1.信是自己写的,又…

    2023年4月9日
    244
  • 《白云岭》《题赵秀才壁》阅读答案

    白云岭 范成大 路入千峰一线通,陆离长剑立天风。 五年领客题诗处,正在孤云乱石中。 题赵秀才壁 陈造 日日危亭凭曲栏,几层苍翠拥烟鬟。 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 (1)这两…

    2023年4月11日
    225
  • 言行龟文言文附译文

    言行龟文言文附译文   原文: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

    2023年1月9日
    327
  • 皇甫汸《九日寄子约》阅读答案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  同是阻干…

    2023年4月4日
    2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