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春日游张提举园池》阅读答案及赏析

日游张提举园池
徐玑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华堂深。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入诗?意境有哪些特点?(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4分)
3.这首诗第二、三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4分)
4.请结合诗题,简要分析尾联“惟”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选取了山城、曲渚、古渡、修林、飞絮、绿阴等景物入诗。意境特点是幽雅、恬淡
、古朴。
2.①白描手法。简单勾勒出游途中所见的景致;
②对比手法。第三联与第四联形成鲜明对比,白天“飞絮”,晚上“歌吹”,表现了自然
之美。表现了作者追求恬适、静美、淳朴的生活情趣。
3.幽深古朴(或幽僻淡远等)。(2分)反映了诗人对淳朴自然(或清瘦闲逸等)情趣的喜爱之情。(2分。
4.诗歌的标题为“春舀游张提举园池”,一般应重点描摹园中之景,诗人却用前六句来描写游园途中淳朴自然的景致,后两句写到园中的歌吹和画堂:还着一“惟”字,“惟”有“只”的意思?“惟觉”“画堂”之“深”,置其华美、堂皇不顾,巧妙地强化了自己对人工美的摒弃,对山林野趣的追求。(言之成理即可)

赏析:
这首诗写游张提举园池,前六句所写的全是赴园途中的景色,并未涉及园池。首句写出城往西郊野外之路前行,诗言芳菲路,可见此时正是草绿花开,春意盎然的时候。因此第二句“春风正可寻”接首句,春天的迹象正自可寻,三四句承第二句,但觉小小的山城依傍着水曲岸渚而建,不远处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边上有一个古渡口,人们正在等待着渡船,来往过渡。此时日已渐高,有不少杨花飞絮,满天飞舞,正是春暮初夏的时候。路人觉得在这斑驳的绿荫下,甚是易人。
最后二句点题“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可是诗中只字未提张提举园池的烂漫景象,而用晚来歌吹起,一笔带过。对于画堂,惟觉其深,对画堂之华美、堂皇则一概不顾。

作者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9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3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归纳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归纳   引导语: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

    2023年1月4日
    241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言文附答案   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1-4题。(12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2022年12月6日
    240
  • 文言文阅理解与答案

    文言文阅理解与答案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2022年12月6日
    248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分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

    2022年11月28日
    236
  • 总结文言文的口诀

    总结文言文的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

    2022年12月3日
    201
  •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一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必能裨补阙漏 为天…

    2023年1月11日
    2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