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蝶恋花 (送祐之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 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蝶恋花 (送祐之弟)

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 两首诗词中写一个“孤”字,其内涵与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试加以简要分析。(3分)
(2) 两首诗词最后两句都直抒胸臆,但所抒之情与写法上均有区别,试简要说明。(4分)

(1)答:相同:均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1分)

不同:卢诗之“孤”直言自己少年丧父、身世不幸,交代了后文“为客早”的原因。(1分)辛词之“孤”运用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漂泊失群的鸿雁。(1分)

(2)答:卢诗主要是抒写离别之情,诗人还在抹泪,而友人已经走远了,所以只能期待不可预知的下次相逢了,从而反衬离愁之深。(2分)辛词则抒发了离愁及其引发的各种情感。词人认为,离愁不难整顿,关键是由它引发的年华已逝、功业难成、国土难收的复杂情感难以排遣。(2分)

参考赏析:
1《送李端》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次句虽平直、刻露却因承上句而无平淡之感,倒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但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寒云给人以沉重阴冷之感,烘托了悲凉的心境。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伤怀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思想发展的高潮。四联仍归到悲字遥望远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2、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是一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1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6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7

相关推荐

  • “陈龟字叔珍,后汉上党泫氏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龟字叔珍,后汉上党泫氏人也。永建中,举孝廉,五迁五原太守。永和五年,拜使匈奴中郎将。时南匈奴左部反乱,龟以单于不能制下,外顺内畔,促令自杀,坐征下狱免。后再迁,拜京兆尹。时三辅强…

    2022年12月29日
    252
  •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

    2022年12月29日
    250
  • 诗歌特点及鉴赏原则

    一、诗歌特点   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ldq…

    2023年4月9日
    204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与四弟书》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与四弟书》专项练习   与四弟书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②,后辈失之骄③,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④,为后人惜余…

    2023年1月10日
    237
  • 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 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①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

    2022年12月29日
    348
  • 《张释之》文言文阅读

    《张释之》文言文阅读   张释之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

    2022年12月3日
    2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