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及试题练习

诗歌中常用的12种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韦庄的《菩萨蛮》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葬身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
6、对比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 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将此日发生兵变境况危险同昔日在长生殿共诉恩爱进行了对比。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贺铸《青玉案》中“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抱负。
9、双关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10、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
11、叠词 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
12、用典 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宋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所以,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处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记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批评了当时主将的无能。

[对型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答案】 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2.(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考点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1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7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7

相关推荐

  • 苏洵《名二子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名二子说 苏洵 原文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13)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⑤者②。虽然,去⑦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⑧汝之不外⑨饰⑩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③,而言车之功者,…

    2022年12月30日
    316
  • 《明妃曲二首(其一)》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

    2023年5月15日
    273
  • 文言文陈寿传回答问题

    文言文陈寿传回答问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祖志弘,洪武间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视宣、大…

    2022年12月3日
    288
  • 勺窝吊水岩瀑布赋文言文

    勺窝吊水岩瀑布赋文言文   癸巳端午,余与表兄、表兄之二友同游勺窝吊水岩,望其俊秀,有感而记之。   始至鬃领,晴空万里,约约微风,衣发齐动,虽临高处,却无胜收。于是乃下,直奔吊水…

    2022年11月28日
    322
  • 韩琦《九日水阁》阅读答案及赏析

    九日水阁 宋·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①&l…

    2023年4月12日
    345
  • 《〈阅微草堂笔记〉原序》《〈阅微草堂笔记〉郑序》阅读答案

    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

    2023年1月3日
    2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