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河亭晴望》阅读答案及赏析

河亭晴望
(唐)白居易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

1、诗中描写的河亭晴秋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诗人描写的河亭晴秋开阔、明朗、幽静。
②雨过天晴,烟消云散,眺望水面,视野开阔;
彩虹与桥影相映衬,色调明朗;
秋雁的叫声和船橹声相和,更反衬出环境的幽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①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②前两联开阔、明朗、幽静的河亭晴秋反衬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
颈联叙写现今处境,刚被罢官,十分冷落;故乡遥远,未收到家中的消息,倍感孤寂。
尾联设想明日重阳情景,更觉孤独寂寞。

赏析
,题目是《河亭晴望》,题目后还有“九月八日”的四字题记,标明了是重阳节前一天写的。这样的题目说明了,重阳节的前一天,他登上了河边的亭子,去眺望秋天晴空下的渭河景色,然后,用诗句把眼下的美景记了下来。
开头四句,就是诗人对美景的描写。“风转云头敛”写的是天空:秋天,风向转为西风了,西风吹散了积聚的云头,天空的层云收敛了,展现出了个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天空。“烟销水面开”写的是河面:河面的雾霭,在炙热的太阳的映照下,水汽慢慢销熔(销,指受热力所致而熔化),渭河水面显得开阔了。“晴虹桥影出”写的则是河面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景:彩虹,是由于刚才的水汽在太阳的映照下出现的;太阳下,水汽没了,河面景色越来越清晰,远处刚才被雾霭笼罩的桥梁出现了,于是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丽景象。“秋雁橹声来”,则是一幅天空与水面合璧的美景:天空,雁行在飞;水面,船只在摇橹前行。雁行,在地处中原的长安,是在秋天才出现的:北方早知冷暖的大雁,正列成雁行,经过中原,向南方飞去,他们一边飞行,一边发出“依依呀呀”的叫声;这叫声,与木船上摇橹时橹桨摩擦支架的“咿呀咿呀”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水天和谐结合的、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生动画面。——由天高云淡、烟销水碧、虹桥辉映、雁橹和声四幅组画组成的晴天秋色,确实是美不胜收的。
后面四句,写的则是他观景后的心情。从欣赏景色的角度看,诗人看见的无疑是“乐景”;诗人到此作“河亭晴望”,当然是想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从第五句“郡静官初罢”看,他当时是“官初罢”,——刚刚被贬了官。据《白居易年谱》,他那年44岁,在京师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官,这里说的“官初罢”,应是将要到南方当江州司马、但还没启程的时候。看来他是想借“河亭晴望”来排解心中因贬官而引起的烦闷,所以才来到河边的。但是,从这后面四句看,他心中的烦闷并没有得到排解。
这时候,他贬官的事情已成定局,风波已以他的失败而平息了,官场那像市镇一样的吵吵嚷嚷已经平息下来了(“郡静”)。但他的心却平静不了,大好秋景引起了他的乡愁:他家乡的亲人也许是给他来信了吧,但也许是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还没有来到身边(“乡遥信未回”);再者,今天是九月初八,“明朝”就是“重九”了,家人相聚一起喝菊花酒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是哪位亲人,在为大家劝酒呢(“谁劝菊花杯”)?——这么一来,他的烦闷又怎么能够化解呢?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2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12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12

相关推荐

  • 祁奚请免叔向文言文翻译

    祁奚请免叔向文言文翻译   《祁奚请免叔向》选自《左传》。本文记载了祁奚为国家社稷而说服宣子,救了叔向,无所谓个人恩典。叔向因自己才能而获救,无所谓感恩祁奚。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

    2023年1月5日
    266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   一、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

    2022年11月28日
    269
  • 吕本中《夜雨》原文、注释和鉴赏

    吕本中《夜雨》 梦短添惆怅,更深转寂寥。 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   【注释】 (1)此诗当写于公元1130年左右,此时作者已接近五十岁,进入晚年了。南宋初年,金兵大举…

    2023年5月7日
    342
  • 袁中道《关木匠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nbs…

    2023年1月1日
    276
  • 孙叔敖纳言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孙叔敖纳言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

    2023年1月9日
    252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专题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专题   中考的时候文言文是很多初中生在语文领域苦恼的地方,那么该怎么复习这部分呢?下面一起看看复习专题吧!!   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一)   1、文学常识、作者…

    2023年1月11日
    1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