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知识入手之古诗鉴赏炼字题切入点

从文化知识入手
       古代诗歌本身就是文化品位很高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将大量的文化知识巧妙地熔铸在诗歌里,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考试的关键时刻结合诗歌进行理解,就能左右逢源。
例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关键”之处(即“诗眼”)的理解,实际就是炼字的考查。如果平时对“折柳”这个文化知识有所了解,解答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很难。其实,中学教材中有关“柳”这个意象的诗歌很多,如《诗经》中的“昔我往已,杨柳依依”,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咏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根据传统文化的解析,“柳”谐音“留”,希望留下,不要离开,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因此,如果考生能够从平时积累的文化知识入手,解答时就容易得多了。
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例2、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分析】本诗考查对水这个特定诗歌意象的把握。水在古诗中也是一个常见而且意思比较固定的一个文化现象,通常借水来表达情感,如离愁,譬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等;也有用水来表达时间流逝,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本诗中前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后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41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相关推荐

  • 孔融少时文言文翻译

    孔融少时文言文翻译   孔融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而对于他的了解却不深入。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孔融少时文言文翻译,喜欢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啦。   作品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

    2023年1月8日
    222
  • 沈复《童趣》文言现象

    沈复《童趣》文言现象   《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文言散文,下面整理了一些《童趣》的文言现象,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特殊语句翻译   倒装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

    2023年1月6日
    278
  • (《墨子•尚同上》“子墨子言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亨,人异义。其人滋众,其所谓义者亦滋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

    2022年12月31日
    274
  •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   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   3、从事…

    2023年1月11日
    252
  • 诗歌的意境、意象和感情的区别

    “意象”是近些年来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它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可以说,它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因此,把握意象对于诗歌鉴赏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2023年4月11日
    276
  •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 ,建言:“周律,其属三千,秦、汉后约为五百。依古则繁,请崇宽简,以示惟新。”于是采《开皇律》宜于时者定之…

    2023年1月1日
    2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