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阅读答案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0.【甲】诗中一个字是“    ”,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   ”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       之情。(3分)
21.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9.D  (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把叙事、绘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
20.怜   重  依依不舍
21.“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甲】“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乙】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7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1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1

相关推荐

  •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例解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

    2023年4月12日
    253
  • 文言文经典名句

    文言文经典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2022年12月3日
    248
  •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十三)》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1.这首诗前六句主要描摹  …

    2023年4月9日
    229
  •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的山腰中,因自号“半山”。钟山又叫北山。这首…

    2023年5月15日
    264
  • 王浚文言文答案及翻译

    王浚文言文答案及翻译   导语:大家读过王浚传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浚传的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还有翻译。对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以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王浚,字…

    2023年1月5日
    321
  • “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全词翻译赏析

    “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出自吴琚《浪淘沙》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

    2023年3月22日
    2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