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阅读答案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0.【甲】诗中一个字是“    ”,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   ”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       之情。(3分)
21.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9.D  (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把叙事、绘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
20.怜   重  依依不舍
21.“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甲】“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乙】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7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1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04:21

相关推荐

  • 李颀《送刘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 ⑴刘昱(yù):作者的…

    2023年4月5日
    242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阅读答案及赏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 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

    2023年4月10日
    225
  • 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注释】 (1)此诗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间,作者家居吉水,…

    2023年5月7日
    265
  • 《重赠乐天》《舟中读元九书》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重赠乐天① 元稹 休遣玲珑②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  月落潮平是去时。 舟中读元九书③     &…

    2023年4月9日
    247
  • 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郑人避暑》一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大家一起看看小编给大家提供的以下译文吧。   郑人避暑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

    2023年1月6日
    302
  • 中考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考点

    中考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考点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

    2022年11月28日
    2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