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注释】

(1)此诗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间,作者家居吉水,时年七十一岁。诚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杨万里为永州零陵丞,当时抗金名相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力请始见,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终身奉行,并名其书室为“诚斋”。

(2)鸦青:颜色名称,指一种暗青色,比正青色淡雅。此处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幕:天幕。一团冰:指一轮清凉冰冷的圆月亮。

(3)元:同“原”。粘天:附着天。

【赏析心得】

作者因不满权相韩侂胄专横奢侈,退居吉水老家已多年,潜心研究“诚斋体”,已颇具功力,这首诗便是其中杰作之一。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夜空如洗、万里无云。八月十二,已近中秋,作者在自己号为“诚斋”的书室,夜望明月,只见它清澈透亮,就像晶莹寒彻的一团冰,悬挂在一青如染的天幕上。“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作者发现,这将圆未圆、清如团冰的月亮,原来它既非挂在天幕上,也没有“粘”在天上,而是独自行走,悠悠移动。“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猛然悟到,月亮是自由的!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喜,退居“诚斋”七八载,好不容易才获得这一体会,可真是不容易!回想当年,他力主抗金,可朝廷偏要他代表侄儿孝宗皇帝前去迎接叔叔金帝派来的使者,脸上羞愧、心里别扭,可还是得去呀!哪儿来的自由?作者生性刚直,上奏呈表,必谈国土恢复大计,不是得罪皇帝,就是触忤宰相。自己头上虽“有折角之刚”,可都经不起折腾。一气之下,作者辞官回家,从此七八年再不出山。其间,朝廷多次召其回京,许诺虚官闲职,他都概不应召。在家读书写诗,出外亲民体察生活,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综计一生,存诗四千二百多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余卷,所创“诚斋体”,生动活脱、自成一格,后继有人。亨年八十周岁,全节而终。其儿东山先生也是有名气的诗人,主帅广东、清廉如父。诚斋父子、视金如土,至今传为美谈。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9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3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3

相关推荐

  • 旧唐书傅弈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旧唐书傅弈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㈠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①入井,是何祥也?…

    2022年12月6日
    259
  •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善谈兵。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 是大军屯山海关,永平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

    2022年12月30日
    277
  • 文言文常用的习惯句式

    文言文常用的习惯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2022年12月4日
    286
  •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么,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描写山水景…

    2023年4月27日
    225
  • “余懋衡,字持国,婺源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余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永新知县。征授御史。时以殿工,矿税使四出,骄横。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

    2023年1月3日
    269
  •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

    2023年1月9日
    2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