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
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杨炯《从军行》中的书生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1.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和“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2.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二)考查角度
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典题剖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意助读】
楚地的酒香醇劲大,饮了连醉三日;醒后看到园中的花经雨之后,格外红艳。没有人能画出我陈居士的形象,我在亭角迎风站立,在寻找诗情,风将我的衣袖吹起。
我喜欢手把山瓢痛饮,你不要笑话;心里发愁的时候,酒在助眠上有奇功。酒醒后,我推门去寻觅诗情,只见明月辉映下乔木高峻突兀立在那里。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
本题鉴赏的对象是“陈居士”形象;鉴赏的要求是概括形象特点并“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注释①对“居士”的解释为“文人雅士”,据此就首先可以概括“陈居士”具有“文雅”的特点。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本诗通过细节展现“陈居士”的生活状态。具体可从下列诗句看出:“三日醉”“爱把山瓢”“亭角寻诗”“醒来推户寻诗”等。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
通过“三日醉”而且“爱把山瓢”喝酒,可以看出“陈居士”行事不拘小节、洒脱,性格豪爽;通过“亭角寻诗”“醒来推户寻诗”,可以看出“陈居士”热爱诗歌,情趣高雅,是一个十足的文人雅士。
参考答案:形象特点:①行为洒脱,(1分)②情趣高雅。(1分)
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1分)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1分)
解题攻略
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法”
1.审读标题,挖掘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节、时间和送别的主题,对于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满,夫妻志同道合,伉俪相得,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夫妻分离,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3.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如杨炯的《从军行》,通过整体阅读,可大体给“书生”定位:一个充满血性、志在驰骋沙场、渴望建功立业的书生形象。
4.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抓住“宦游人”“偏惊”“归思”“沾巾”等词可以分析出诗人宦游异乡、伤感思归的形象特征。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有关诗句。
第二步,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第三步,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
第四步,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回答。

对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通过时时倚楼望远、偷偷拭泪的细节,刻画了痴情而哀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词人刻画的自我形象,以及运用的手法;鉴赏的要求是结合上片内容来分析。
第二步:找。找到诗歌上片描绘形象的有关词句。本词上片描写了词人的外貌气质,词人的形象由此呈现出来。具体的可抓住“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霜侵雨打寻常事”“石里藤”等关键词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从词句描写上看词人的性格,品读词人的心境和情怀,“发短”继之以“髯长”,形象鲜明,显示了男子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再配上“眉有棱”,一下子就使词人的特异容貌跃然于纸上,一个“怪”字又充分显示其怪异,前两句是词人容貌病态怪异的特写镜头。“霜侵”两句则是词人心态意象的比拟式描摹,着力传达其坚强。
第四步:结。总结形象特点及运用的手法。形象特点要全面,手法要全面。
【答案】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58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