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范文5篇
考研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考研心得,供大家参考。
考研心得1
在激烈的考研竞争中,想要进入复试很难,要以高分进入复试更难。410分对于许多考研学子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分数,一起来看看是怎样的努力才缔造了这样的高分传奇。
我报考的是湖南大学的金融硕士,总分是410分,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一、心理调整:
主要有三点一是要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二是要有好的学习的氛围,三学习的搭档,第一点是内在的方面,二三点是外在的方面。
关于第一点,我的做法就是,每天晚上从图书馆出来,都对自己大喊一声,我一定能够考得上。不仅要在心里说,更要在嘴巴上面说出来,让你的同学你的便宜都听得见。其实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别人看来,如果你最终没有考得上最终这段故事也就成为了大家以后的笑柄了,为了不成为笑柄,一定要努力努力考上。
学习氛围,虽然当时一门心思想要考研了,但是我太过丰富的大学生活始终无法使我进入状态。真正进入状态大概是在上了第一次培训课。当时是暑假,天气正热得很,但是当时去上课的人还是很多,一大礼堂全坐满了。当时感触特别深,数学课的是两个小时连着上的,上课感觉很累,每到休息的时候就很不得直接趴床上去,但是我当时看了看我的四周,还有大部分的人他们还埋着头在那里思考,在那里计算。心里油然而生一种你不努力就要落后别人一千丈的感觉。紧张感一下就上来了。再加上考研老师一路对考研的渲染,当时上次课就感觉是参加了一次动员大会似得,精气神全都凝聚了起来,心中全是对考研的豪迈理想。当时我就对我的研友说,你要是没有状态的时候,你就跑去海文上一次课,保证你一回来就立马看得进书。后来我就是一直在图书馆的自习室学习,我的旁边呢全是一群和我一样的考研的人。早上总有人比你来得早,晚上也总有人比你走得晚,心里就想着怎么别人就是比你要努力呢?好吧就算你这两个点比不过人家,至少其他时间不能再少了吧。这样一来,倒也使自己坐得住了。
一个好的学习搭档是最有助于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搭档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一种是竞争对手,另外一种是男女搭档。哈哈,说到这里很多人要笑,因为这两种关系都是危险关系。但是常言道,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个中意味我就不多说了。我的学习搭档就是我的竞争对手。
上面我讲的可能心理作用比较好,但是实际操作有些同学也不一定试用,也有一些土办法使你养成习惯。有一个学心理的博士生曾跟我说过,一种习惯的最初养成有一个22次规律,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如果你坚持了22次,它就会成为习惯。当你实在无法进入状态时,可以试一下这个22次,努力跟自己说,再坚持一天,再坚持到一天,只要22天就成为了习惯。当这种22次的方法不能试用你时,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自己丢在图书馆不要出来。无论如何都不要出来。这也是我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其实。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读书的状态了。初试一完,第二天我就离开了长沙,然后在云南呆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我算是连考研的一点蛛丝马迹都毁灭得差不多。再加上后来知道自己的初试成绩是410,更是洋洋得意,完全是飘在了云端。后来复试临近,心里急了。我连忙问学长有没有捷径。他冷冷的回了我一句,没有。我当时心一凉,那怎么办。学长回,还能怎么办,只要你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面,我给你打包票你能上。看到学长这么豪迈的一番话,心中也是热血沸腾。有人这么相信你,你还考虑什么。于是最后两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复试的笔试结果出来,86.5.的确还不错。
二、各科复习计划
英语没什么好讲的,因为我本身英语成绩就比较好,考研也没怎么复习,很自然的考了现在的成绩。不过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在考研复习的阶段,我没怎么记单词,主要是做阅读理解。最开始阅读理解真的做得不好,虽然说我英语成绩好吧,但是总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水平,主要就是阅读理解的问题。最开始我是每天做3篇阅读理解,不多不少。不管自己是做得比较好呢,还是做得比较不好,反正每天就是三篇。后来过了很久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提高,我就想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开始换一种方法。我开始有针对性的对某种常错的题目强化练习。做阅读理解需要用心,做多了就发现其实答案真的就在文章里,要不就是在前几句,要不就是在后几句,大部分都隔得不远。而且做来做去,最后发现,试卷里面出的题型其实就这几种,大家以后做题的时候要好好总结。
政治的话,第一个选一个好的教材。当时我考的时候报了一个辅导机构,然后那个辅导机构发了一本教材,于是我就是用了那本教材。当时也有很多同学买红宝石,但是我看大家基本上也没怎么用那个红宝石,所以不推荐大家买红宝石,大家可以选择买辅导机构出的教材。然后政治很多考研的人都说不要搞题海战术,但是说实话,不做题的全是那些看书看得特别仔细的人比较受用的方法,对大部分的同学来说,题海战术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我就是题海战术过来的。政治打了79分,而且还是在一个突发状态下发生的79分,不然应该可以更好。第一遍的时候,主要就是看教材,也没必要做什么题目,熟悉教材就行了,第二遍就一边看一边做题,在这里推荐一本海文出的习题集,答案做得很详细,很适合开始阶段的知识点归纳和总结。第三遍看的时候还是要一边做题一遍看,这个时候也要开始稍微看一下大题,你可以自己不写,但是要看他们的大题是怎么答的。第四遍在把教材过一遍,然后开始狂背市面上的20题啊,任四套肖四套。
数学的话呢,我其实在大学没有怎么学过数学。期末考试也完全是拜曾哥拜春哥过的关。我的方法就是第一遍先是自己看一遍教材,看不懂没有关系,不管怎样,你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几本书看完。第二遍的时候就开始和老师上课了。这一遍很辛苦,要听老师的课要自己看教材,还要做课后习题。在这里大部分的同学还是会觉得自己是一头雾水,啥也不会,这很正常,大家可以不必太过担心。接下来就是李永乐的全书,好一遍看下来。这个时候,好思路清楚了,发现自己知道做的题目比较多了。于是开始做真题,做了一两套,发现还是不行,于是又把复习全书看了一遍,这一遍看起来就基本上速度很快很快了。最后,再把真题做一遍,就可以上考场了。这是我作为一个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的做法。有些同学数学成绩很好的,大可采用自己的方法。在学数学对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和同学交流,特别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一定不要害怕去问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我就是这样的,我们班就有那么两个男生,基本上我的数学问题他们都可以帮我解决,我真的要感谢他们,他们也是考的湖南大学,而且他们两个都上了。这一次我的数学成绩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专业课的话呢,最重要的就是教材。教材多看几遍,然后再去网上下些资料。然后一定要多和上一届的学长学姐取得好的联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你需要一个靠得住的学长学姐提供你信息,提供你资料,给你的专业课释难解疑。
最后跟大家讲一讲复试。我的复试经历算是很惨痛的经历。我初试成绩410分,在初试中排名是第六名。但是经过复试以后,排名掉到了26名。不是我复试时笔试成绩没考得好,因为我在前面也说了我的笔试成绩也有86.5,然后我的英语成绩也达到了13分,而其他同学大概只有4-5分左右。所以我的复试成绩糟糕就糟糕在面试上面。
面试败笔之一:面试之前没有找导师。以为自己初试成绩好,就可以不用去找导师,大错特错。没有找导师的后果是,每个面试官都在竭尽自己所能的为难你。我面试的时候,4个考官轮番轰炸我,到最后我已经被轰炸得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了。找导师的重要性就在于如果你和导师关系弄好了,他会帮你提前打声招呼,这样面试官的轰炸就不会那么猛烈了。我有一个中南的同学就是这样的,初试成绩在边缘上面,先前就联系了一个导师,过年的时候还去给那个老师拜年了。到最后复试环节,面试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提问他,然后顺其自然就过了。
面试败笔之二:材料不一定越多越好。我面试的时候,因为上面要求说带自己的开题报告,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带了自己的开题报告。后来发现其实很多同学都没有带。因为当时一直在准备复试,所以没有怎么弄开题报告,内容自己也不是很熟悉。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一个考官开始拿我的开题报告做文章,当时的场景很尴尬,基本上他已经对我失望至极了。所以自己不熟悉的材料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或者看到。
关于材料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带得太杂。我有同学就是带了各种在大学里面的社团啊学生会的荣誉证书啊什么的,结果导师丢给他一句,你大学搞了这么多事,还有时间搞学习啊,读研究生的时候能专心搞学术么?结果他们那组反而是那个大学里面一纸空白的同学被那个导师给选上了。
面试败笔之三:耍小聪明。因为学长都跟我说面试不重要,所以准备得很少,面试之前还自己为是的说想要在自我介绍环节着重突出自己对哪一门课程的兴趣,以达到使老师注意力转移到这一学科的目的,而减少自己在准备的时候的负担。结果老师们根本没有买我的帐。很多老师根本都没有时间来听你的自我介绍,因为你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都在看你带过去的资料,所以他们问你的大学最主要也是来源于你的资料。像问我的面试官,一个就是拿着我的成绩单不停的向我发难,一个就是用我的开题报告向我发难。我估计自我介绍他们都没有怎么听。
这说明,你有什么小聪明也是用在材料上面,而不是用在自我介绍上面。我也听到一个学长说他在面试的时候想要转移老师的注意力,就是在他的材料里面很显眼的加了,他在哪一个方面的特长,于是老师们的兴趣就都放在他的这个方面,所以他的面试很成功,他的转移注意力就算是成功了。
希望我的面试惨痛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收获。
考研心得2
没有考上中财,一直不太想把自己的复习经验写出来,可是806经济学有考138分,只是因为英语没有过线,所有还是想把自己对于金融学专业课的一点点复习经验以及心得写出来发给大家,希望对于后面的学弟学妹有一定的帮助。
大三决定了报考中南财大金融学得研究生,说下,本人是跨专业考试,整个大三上学期,一直在各个论坛、网站查找关于中南财大金融学806的复习资料和复习经验,到了四月份正式开始进行考研复习。参考书用的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宏观)》(第五版)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微观全两册),对于跨专业的我来说,这四本书对于我来说完全是天书,于是我在论坛上找了许多的关于806的复习笔记和一个中南财大的金融学学长,学长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让我参照复习笔记对着教材好好的复习,并且告诉我多看近年的真题,说中财的考研出题会有比较大的重复性,如果可以把近些年真题中的考点和重点知识理解透彻,对于专业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6月份的时候,在买了一本《20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考研复习真题题库》,主要内容包含09-13年真题和答案解析,还有模拟题和重点考点分布。整个7、8月份,我没有回家,在学校宿舍对着考点分布,在参考书中一点一点的把考试重点整理出来,然后用在网上下载和学长提供的笔记来理解。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我都是进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9月中旬,学校的招生简章等信息公布,我的基础差不多也进行了两轮,这个时候我拿出真题题库里面的真题开始逐年的进行模拟,做完后,对照着里面配套的答案解析,看自己每一题的答案是否有答到重点上,对于遗漏或者回答错误的考点,我又会对照着参考书再重新复习一遍。
11月冲刺,真题题库里面的模拟题大概有7套的样子,我每周做一套,做完后针对错误或者自己遗漏的地方,会在结合参考书好好复习,这样对于每一个重点,我都大概进行五轮左右的复习。
中财的专业课其实来说并不是很难,只要你能知道考试的重点,并且了解近年真题的一个思路及命题特点,还是很有希望取得好的成绩的。虽然我失败了,但是我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可以获得成功!
考研心得3
在考研中,专业课占很大比重,因而专业课的复习也是考研复习的一大重点,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专业课的地位
除了数学,第二个撑起成绩的就是专业课了。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就不重要,比如说,自从英语的分数线提到了60分,英语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还有政治,算是产出率最高的一门了。专业课是一大巨头,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不用我多说,各位师弟师妹们早就已经足够重视专业课了,特别是外校或外专业的考生(比如本人就是三跨考的),早就为了专业课费尽了心力,因为专业课这块短板补起来费时费力,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在上面,结果不仅往往专业课的成绩差强人意,在公共课上的投入也不够。所以在我看来,时间是最宝贵的,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学习资料相当重要。
二、专业课考什么
中南财大826会计与财务考研,初试考查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中比较基础的三门,复试主要考查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审计(而且审计还是CPA的教材)。这与其他院校是不同的,其他院校初试一般考经济学和管理学,复试才考财务管理和会计等课程。财大在这方面比较特殊,也比较BT,希望大家加以注意。
三、专业课的考察特点
有些师弟师妹们专业素质相当强悍,已经过了好几门CPA考试了,于是就有相当的信心在考研专业课上拿高分。也有基础较好的学弟学妹们在考研的同时进行CPA考试,想把这两件大事一口气拿下来。本人是跨考的,基础不好,虽然不好意思打消这些师弟师妹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不过,我还是对这种行为持保留态度。虽然能过CPA说明专业课应该很好,但却未必能在考研专业课上得高分。这是由考研和CPA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范围的巨大差别决定的。
会计考研的专业课考查的多是基础理论及其理解,而不只是机械的做账。考研对账务处理的考查也是比较基础的,并不会像注会考试一样考查那些偏僻的、特殊的和复杂的业务。以为自己过了CPA,就懒得去看比较“弱”的教材、放松了警惕、不老老实实背诵理论记忆性内容、没有及时复习备考……在上考场后,会感觉自己一身本事无法施展,更没法得高分了,实在可惜。
四、关于自命题大纲和复习所用教材
现在官方招生信息网上已经没有了指定教材,而代之一个自命题考试大纲。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以前的指定教材太旧了,有些账务处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行准则的规定了,为了避免这些“过时”的内容影响,官方就出了一个考试大纲,大概列出了考试的内容。
这个考试大纲列出了考点的名称,偶尔会有变动,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说,2012年考了大纲中明确列出的关于财务失败预警的相关知识点,但是在13年的大纲中,就没有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备考时不必考虑。虽然如此,但是除了明确考点范围、看看有没有考点变动之外,对于复习来说,自命题大纲基本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为这个考点实在是太笼统了,只有一个名称,没有任何内容。
在复习备考时,需要看原来的指定教材,这个教材相当重要,并不是其他院校出的教材、中级职称会计教材和CPA考试教材所能够代替的,财大会计考研重视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就集中体现在财大出的教材中。这几本教材如下所示:
《会计学原理》(修订版),唐国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中级财务会计》,夏成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财务管理》,张志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一定要注意一点,13年出版了新的《中级财务会计》,应该已经按照新准则进行了修订,里面应该没有什么错误了。本人去年考研复习时还没能用到,不过,师弟师妹们很幸运,不必在看旧教材的同时对照中级会计实务或CPA自己进行订正了。
五、课件究竟有没有用
一般来说,财大本校本专业考生的优势很明显,所以大部分外校或外专业的师弟师妹们都在费力寻找财大本校本专业学生的上课课件。
课件究竟又没有用呢?我认为,有用!但也没什么大用!有用是说,课件作为财大本科生上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大家把握财大的考查重点和最新动态。考查重点不必多说,关于财会的研究动态,有时也会体现在初试中,比如,在07年,准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上,于是在07年的考研中就考察了公允价值,之后,14年又回过头来考察了一次公允价值。没什么大用是说,课件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巨大。感觉课件不够可靠、较为杂乱、有着老师的个人特点,而且课件更适合于讨论学习,而不适合于考研应试,另外,不仅不容易找到最新的课件,而且旧的课件中的内容有的已经过时了。
或许其他专业或学校的课件与考研出题老师关系密切,拿到课件很重要,但财大会计考研,用于选拔性考试的内容是来源于课本的,这纯属个人见解,是我看过课件之后感觉出来的,毕竟研究几遍真题,发现真题考查的内容和课本更相关一些。举个复试的例子吧,我在复试复习成本会计时,听说本校本专业的成本会计都是用英文讲的,课件也是英文,他们本专业的考生在复试复习成本会计时也是头疼得很,也是只能老老实实得看书。
所以,建议大家好好看课本。如果有课件,就用来明确一下重点、关注一下课件里与会计发展动态相关的内容。本人已经将一些课件放在附件,大家可以酌情下载。
六、怎么用那三本旧教材
总体上看,专业课复习,教材和真题是重中之重。这里我们说说那三本教材。
说实话,教材拿到手里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不仅纸质不好、年份较老,而且内容冗余、编排不当,令人比较厌烦,也给人较大的心理压力,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好啃!
啃教材,用两个工具,一个是自命题考试大纲,另一个就是真题了。首先,一定要对照最新的自命题考试大纲来,将大纲上列明的考点落实在教材上好好把握,这里是确定考点,主抓“全面性”。自命题考试大纲大概每年9月份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和招生目录、复试参考书目一起公示出来,如果在复习时最新的大纲还没出来,就用一下去年的,一般变动不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最新大纲出来之后一定要对照一下。还有,就是好好看真题,认真的总结,注意真题中考过的知识点,对于频繁考查的、不频繁考查的、间隔考查的、只考查过一次的、从未考查过的知识点,都要心里有数,这样就能知道重难点了,这个是主抓“重点性”。补充一下,课件也可以用来明确重点的。
当然,在复习备考初期,没有余力先把真题啃几遍,可以用课件来抓重点、有针对性的看,但无论如何,都要先全面抓一下考点。这是个比较麻烦的工作,那三本厚厚的书给人较大的压力,财大考试重理论、重基础,对于理论性的知识需要重视,不能随随便便就忽略了,只会写会计分录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是需要自己一页一页看。
每个人啃教材的习惯不同,有的可以直接来看,在原文上划划线,摘出重点内容,有的没法这样掌握内容,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我最是受不了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主干枝叶、论点例子都在一起,根本看不下去,我必须以笔记的形式来将框架和条目列出来,才能掌握,另外,记忆性的东西不少,只看一遍是不行的,后期还要再背两遍,如果不想办法弄个笔记,会很麻烦。笔记的作用在于梳理和总结,以便于记忆,并不是机械的照抄。
七、用什么题来练手
复习专业课,不做题是不行的,不做题,就没法熟练常握内容,所以,一定要搞到题来练手,会基、中财和财管三科的内容性质不同,做题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论。
会基这门课,在财大考研专业课试卷上,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核(有时也涉及论述题),总之都是理论记忆性的内容。所以说,会基一般不用做练习题。会基教材有一本学习指导书,本人去年没有买,现在想想,教材课后题和学习指导书上的学习指导和思考题还是有些用的,可以看看。
中财这门课,既考简答或论述,又考业务题,业务题占很大的比重,近两年专业课题量较大,如果不熟练或不加紧做会做不完,指的就是中财的业务题。这里的业务题,也就是以做分录为基础,加上一些分析、判断和说明等,这个需要大量的做题。由于中财出了新版的教材,所以这版教材的学习指导书上的习题可以做,是最好的选择,不用担心内容过时。财大会计专业课考题有着自己的出题特点,也可以弄到本校的练习题。在缺题做或者需要加强某一部分练习时可以做中级会计实务的习题,比如东奥出的轻松过关系列,一定要按照财大考研的重难点来把握好所做的题的难度和范围。
财管这门课,既考简答或论述,又考计算题,计算题不是很多,但也占不少比重,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就中规中矩了很多。建议用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书,里面有一些错误,但是,总体上看,不妨事。虽然题量也不是很大,但题型够用了。
八、可以弄一份复习资料来用
由于专业课内容较多,重难点不好把握,自己啃起来会花费大量时间,另外,很难找全历年的真题和答案。所以,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己来啃教材、做笔记、标重点,不如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第一,是人脉不够,应付这一点,就要尽量利用一切关系找到师兄师姐,从他们要;第二,是难以找到,这个就是检索能力的问题了。第三,是难辨真假,这个我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按自己的经验来看了。
九、怎么用真题
真题很珍贵,可以说是考研专业课出题特点和重难点把握的唯一工具,因为只有真题是最客观、最真实的标尺,通过真题,才能够明确考查的深度、范围、计算量和重难点。
从官方网站上能拿到的完整版真题,只有2006到2010年这5年的。2007年以前的真题,因为过于陈旧,除了稍微明确一下重点之外,基本没什么用处。而从2011年起,官方网站就不再公示真题了,一般没有完整版的都是回忆版的。对于完整版的真题,一定要视若重宝,认真的啃一啃,对于回忆版的真题,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也知道考查的知识点,足够明确重难点和预测考试重点了。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搞到手的真题一般都是没有答案的,只能自己做题或者从书本上归纳总结出来。当然,如果能弄到答案,比如说从师兄师姐或者从网上找到,那就更好了,有参考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已经拿到手的答案,要注意一下,以前考题是按照旧准则出的,搞到的很多答案也是按照旧准则做出来的,所以应该注意一下,弄到的答案也未必是正确的。
怎么用真题呢,对于07至10年的完整版真题,每道题都要仔仔细细的做,明确各个考题的考点分布,明确考查的深度、范围和细致程度;对于回忆版真题,明确各个考题的考点分布。总之,与考过的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就是绝对的重点!看过真题后,确定考查频率,摸索出题规律,在对知识点的把握上就有了明确的取舍,主抓重点内容,这就是真题的作用。
十、各科复习策略
会基、中财和财管三科的性质和考查特点不同,所以我们的应对策略也不相同,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会基这门课,考查的都是理论记忆性的内容,一般以简答题或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不考计算,偶尔考查的也是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或利润计算方面的内容,比较基础。一般来说,会基考察的内容都来源于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是其考查并不僵硬,并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所以在复习时,应把握好教材上的知识点,注重理解应用,多思考、多联系,这样才能应付考试。
中财这门课,既考理论记忆性内容,又考账务处理的内容,既有简答题或论述题,又有业务题。与会基不同的是,中财的理论记忆性考查都是比较“死”的东西,比如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职工薪酬的内容、存货跌价的迹象,都是固定的知识点,不存在过多的联系和应用,在复习时应多记多背。中财的业务题,实际上就是各种做分录,夹杂一些分析说明,因为近年题量和计算量加大,这部分在复习时就需要大家尽量多做题、多练手,这样才能在快速准确的解题,在考场上从容的把题做完。鉴于最近几年考查的有些细致,在把握教材知识之余,最好稍稍细致把握一下。
财管这门课,既考理论记忆性内容,又考计算决策的内容,既有简答题或论述题,又有计算题。财管的理论记忆性内容也都是源于教材知识点的,十分注重理论,虽然不像中财那样僵硬,却也没有会基那样灵活,在复习时,应把握好教材知识点,注重归纳总结,多联系、多记忆。对于计算题部分,财管考的还是很“规矩”的,重点很明确,考查的也不难,都是教材的层次,在备考时,将配套学习指导书上的大题好好做做,就问题不大。
十一、总体的时间安排
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可以晚些复习,例如可以8、9月份开始复习,基础不太好的,可以早些复习,比如7月份开始复习。如果基础不好,比如说像我一样是跨专业的,那么,请尽可能早一些准备专业课复习,第一遍会花费不少时间,除了啃课本和整理知识点(以备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复习时用)之外,要需要多做题来熟悉知识点。
不论何时复习,只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且不说业务题和计算题,单是理论记忆性的内容,就不能只看一遍。所以,建议计算和业务题部分看两遍,而理论记忆性内容看三遍(第三遍是临考狂背)。
本人跨专业考研,基础不太好,考研两年到现在,只记得自己仿佛一直在不停的看专业课,忘记了看了几遍,连时间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因为杂事太多,断断续续的看。大概来说,第一遍复习,大约需要2.5-3个月,第二遍复习,大概需要1.5-2个月,第三遍复习,其实就是考前一周再背背。以上也只是我大概的印象,希望大家参考一下就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好好调节。
十二、实力为尊
财大究竟公不公平?这是师弟师妹们关心的话题。这也难怪,回想起来自己本科学校里,老师透题划题、考生联系导师套近乎的事情,难免心里打鼓:自己毫无背景,会不会被潜规则了?
实际上,大家不必担心,财大还是很公平的。初试和复试笔试都是公平判分的,就连复试面试这种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环节,也主要是以抽题答题的方式进行的。
一般来说,不公平只可能发生在面试,但是,虽然会难以避免的对本校或本专业的考生照顾一些,但也会对本校、本专业的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际上,外校或外专业或者本科院校不太好的考生并没有面临过大的压力,这个差距,据我观察,没有超过10分,而且大部分都是由专业水平决定的。
根据13和14年进入复试名单上各位考生的考试成绩,一般来说,外校外专业的考生如果能进复试,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分数都比较高,但是,他们的复试笔试和面试成绩不是很高,换句话说,财大本校考生和专业课上有优势的考生,他们初试成绩不是太高,但面试时分数不低,一方面是人家专业知识比较强,也不排除财大照顾本校学生的倾向,他们的面试成绩一般比那些初试高分的考生高6、7分,面试满分70分,他们一般考60+,而初试高分者一般是55+,相差最多不会超过10分。
这也是我的猜测,毕竟好多外校外专业的考生的专业素质相当强悍,财大本校本专业的也未必初试成绩都很低。说这么多,就是想说,相比于其他财经类院校,财大还是很公平的,尽可以公平一战!
考研心得4
有关考研的起步,早准备者得主动。考研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何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武汉占尽地理和经济优势的财经院校。只有厚积薄发,方能有足够实力挥斥方遒。
诚然,起步阶段,有着太多的阻力。譬如实习与复习的冲突,保研与考研的矛盾,感情与学业的冲撞,自信的不足,信息的匮乏……这些都是要谨慎考虑的。对于实习,我持支持态度,但切记不能太过投入,我讲的投入,不是工作上的投入,而是一些人明明想考研,却深陷于实习单位无法自拔,以致耽误了不少宝贵时光。对于这部分同学,我有必要提醒你们——务必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务必要想清楚自己的考研是否出于本心?倘若你的考研誓言只是为家人或朋友的刺激而做出的权宜之策,抑或是为室友或同学的闻鸡起舞所感染而暂行的追风之举,那么我劝你尽早收手,干你真正想去干的事,否则结果必定鸡飞蛋打,两相耽误。我理解的最可悲的人,不是穷困的人,不是孤独的人,而是不能去干自己真正想去干的事的人。人这一辈子何其短暂,倘若连自己想去干的事都不能去干,那么你还能如何奢求自己开心呢?感情与学业的冲突客观存在,就看你怎样去面对。考研论坛上有个名为“考研了,你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女友”,我极其鄙视,倘若一次考研就足以改写一段感情的命运,我倒鼓励俩人早分为好。感情倘若果真是考研的障碍,那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心里“感情是考研障碍”的固有成见。换句俗话说,也就是“怕啥有啥”。跳出这个固有成见,努力在协调两者时间安排的同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争取对方的理解抑或谅解,相信这两者的冲突,将会化为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促进你的进步。考研时间虽短,但却足以改写一个人的命运,两人倘若真正相爱,就应该鼓励对方踏好这一步,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基。自信这个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很多人对我抱怨自己的自信不足,怕日后考不上陷于被动。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真正扎下心去做事,天天列计划,日日做总结。每天早上做到自习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列计划,分上午下午晚上把自己当天要完成的任务列个明细,每完成一项,在计划薄上将其划掉,晚上下自习时,翻开计划薄,看看自己今天的任务是否悉数完成,既而做总结,以为明天借鉴。不要小瞧了这个貌似简单的过程,它其中大有学问,试想,每项任务完成后的小勾,对自己,就是一种无声的肯定,日积月累,这种平日琐碎的自我肯定会汇集成一种大自信,而后者,将在以后的大战中,成为你最强大的一门秘密武器,助你于万军丛中径取上将首级。须知,自信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下面分享一下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专业选择
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写弯路。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好考虑一下以下因素: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就是自己未来愿意从事什么职业;你自己是喜欢某种挑战性的生活还是喜欢一种轻松简单的生活;自己是否喜欢某个地方,中国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初试科目与指定教材
专业课考试科目:会计与财务(其中:会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会计90分、财务管理60分)
指定教材:
1、《会计学原理》(修订版),唐国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中级财务会计》,夏成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财务管理》,张志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复试科目与指定教材
专业课复试科目:1062专业综合课(高级财务会计40%,成本会计30%,审计30%)
指定教材:
1、《高级财务会计》,罗飞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或《高级财务会计》,汤湘希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成本会计》,罗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成本会计》,王雄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审计》,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四、奖学金情况
一等奖学金,12000,覆盖面30%
二等奖学金,7000,50%
三大奖学金,2000,20%
五、关于学习准备过程
我相信每位考研的人都看过不少考研文章,学习成功者的优点,见贤思齐,少走弯路,提高效益,节省时间。在此,简单谈谈
我感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当强的学科,重的是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只有我们清楚它的整个体系以及体系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选好课本,夯实基础,啃熟且理解真题,高分应该不难,做题只是理解这些原理,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它的一个目的,当我们把原理方法掌握了,做大部分题目就不会说特别难了。英语这部分,我不需多说,我的英语基础好一些,六级647,我把历年考研真题做了5遍,认真反复分析考研英语的特点(跟六级可以说风格迥异),每做完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也就这样,我英语成绩还算理想。如果对于英语基础差一点的同学,至少词汇要突破5500,阅读必须要到一定的量。政治,因为政治考试受政策和实事影响较大,所以多说也没有多大参考意义。当然上面写的都是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复习时间安排,也有不同的复习方法,不同的参考书目的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安排。
我的专业课学习之路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熟透课本+夯实基础+啃透真题
六、简述复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复试非常的公正,公平,这点不是吹的。就简单的说说面试环节了。面试问的问题也不是很难,英语也问得比较简单,一般只要自信和沉着,一个完美的表现就会展现在老师们面前。所以,暗箱操作可能性你认为还存在吗?!一般名次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表现好的能提前几名,表现差的也就退后几名。对于笔试,我相信能来参加复试的同学肯定没有多大的难度。
七、自己关于考研的一些体会。
1、考研很难,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很辛苦,但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辛苦。
2、一定要有个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3、讲究策略,把握方法。每年考高分的同学不少,但有的同学却数学上栽跟头,有的英语不过线,有的在专业课不能很好把握高分的关键题目――计算分析题。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些人拼时间,有些人拼效率,关键是看自己。
5、考研一定要劳逸结合。我们基本上每个周五晚上时间都是movienight。
6、一定要坚持,胜利是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7、最好能找个研友,约束下自己,不能让自己太放肆,想学就学,不想学就马上走人。
最后,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是能有一个团队,就是有人能够每天一起上自习,一起复习,交流,鼓励。考研的时候孤军奋战是不好的,那样太累了。
总之,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考研,踏踏实实的去准备。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即使我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至少我们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需要专业课资料可以找我,也可以给各位学弟学妹提供咨询和“辅导”。但正如有同学“说”的那样,明年考试离现在会过去一年,我的“辅导”估计会不恰当。所以,我也仅仅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点。
考研心得5
学姐超详细备考全方位经验分享:二本逆袭?不过是更多一些辛苦和努力,失败与成功都尝过,以更从容的心态走向成功。
本人本科普通二本,从食品科学专业跨考北大的公共卫生学院,考了两年,第一年惨败而归,总分才考了270+,而那年分数线是320,在总结问题所在后,今年再次奋战,初试营养系前8,成功留在了营养系,算是完成了一次凤凰重生式的逆袭吧。结合这两年的失败与成功,有很多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地方,也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助以后的同学顺利考取自己梦想的学校。
决心
决心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但事实上决心可以影响你的心态,甚至到影响你的行为。我第一年考的时候,抱着"这么难考的学校,我一次肯定考不上,大不了再来一年,反正我还年轻"的心态去考的,所以后来的复习都吊儿郎当,每天复习时间不足8个小时,而且边复习边玩手机,这样的心态这么可能考得好呢?因此考研一定要下定决心,抱着"这是最后一次考试"的心态去复习。此外还有些心态在复习的时候也是不可取的:今年就试试水,不认真考;其他同学都去找工作了,我也边找工作边考吧;时间这么长,要不我先去考个公务员等等。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考研,一定要一心一意。
信息
考研,也可以说是一场信息战,不管初试还是复试都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可以说,我去年的失败,有一半是败在了信息上。作为一个三跨考生,我除了在淘宝买了历年真题,买了考试范围的五本课本就没有收集其他信息了,也没有联系学长学姐,消息非常闭塞,导致考试吃了大亏。我认为考研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学校过往3年的报录比,参考课本,今年的招生人数和招生老师,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学长学姐的复习笔记,目标院校的上课课件与期末试题。前4个都可以在学校官网找到,历年真题有的学校有卖,有的学校没有,北大只有回忆版,后面3个就只能找学长学姐了。资料收集的地方包括考研论坛、公卫人论坛、学校贴吧还有你母校考上的学长学姐。时间安排:时间的安排需要根据自身来调整,并不是越早越好,时间越长约好。因为有一战基础,再考虑到我的性格不能拉长战线的,所以我是从7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的。每天平均复习8-9个小时,11月份之前会每周休息半天,不过如果实在累得读不下去了我会出去散散步什么的,劳逸结合。一定不要认为读书时间越长就学得越好,关键是效率,我每天会给自己规定任务,学习量必须达到任务,有余力就多学。除了每天有任务,还有长期目标,比如7-9月第一轮复习,9-10月第二轮复习,10-12月巩固复习等等,这样节奏不会乱,也不会出现快考试了还没看完的情况,好好安排时间除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使心情保持安稳。
身体健康
身体时革命的本钱。这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但是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你想想,每次感冒最少要耽误三天,但除了感冒那三天,还会打乱复习节奏,最少要花一天时间来调整,所有考研的学生心态都是急躁的,一旦节奏被打乱,心情一定会很糟糕,还要花时间调试心情,一耽误就一个星期,一个月感冒两次基本就浪费半个月了。所以考试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饮食,晚上可以多泡泡脚,如果实在不幸生病了,也不要急,好好养病,就当休息了,其实耽误三天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严重。
学习地点
一战的同学最好在学校自习室学习,二战或不止二战的同学可以在家或者临近学校的自习室学习,但是离开家在目标院校旁边租房子我就不推荐了。我二战是在家里学习的,因为我家附近并没有高校,而且我觉得家里方便,比较舒服,吃饭什么的都不需要自己担心,洗澡睡觉的条件也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不容易生病。不过,无论在哪里学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这是我第一年和我其他考研失败的小伙伴血的教训!总的来说,大家考研一定不要感动自己,把努力花费在该努力的地方,并不是你学习的条件越苦就代表你能学得越好的。
心理调节
正确面对内心的迷惘、焦虑、烦躁,这是正常的情绪,需要发泄而不是憋在心里责怪自己。每个考研人心理路程一定都特别坎坷,即使考很高分的人也一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这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对于二战或者多战的同学而言。我考研期间有两次情绪崩溃,一次在9月,我突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想放弃了,有时候说话会突然流眼泪,爸妈那时候担忧得不得了,每天吃饭的时候和我聊天,安慰我,我妈一个不喜欢狗的人为了我买了只小奶狗,而在他们和朋友的安慰下,我终于走出了这一关开始重新振作起来,后面一个多月我的复习效率都很高。另一次是11月的时候,快要考试了,我突然什么也学不进去,效率极差,有时候一天只能学1个小时,于是我给自己放了个假,去看了场电影,还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英文版的鲁鲁修,然后效率就回来一些了,虽然不如顶峰时期,但一天也能学7个小时,还好之前基础打得好,并没造成太大影响。
政治复习
资料:《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最后八套卷》、《肖秀荣最后四套卷》、《20天20题》
是否报班:政治我觉得需要报班,自己看的话就算背出来了也不理解,而政治选择题很活的,听老师讲了之后背起来也事半功倍。不想被考研课打乱节奏的人可以买视频,全部的课用1.2倍速3天也能看完,实在觉得浪费时间的就买马原部分看。
学习方法:得选择题者得政治,这话真不假,尤其是多选。做题贵精不贵多吧,一本肖1000足矣,做错的题要找到原本的知识点,并且反复看,对的题目如果是蒙对的也需要看。政治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复习,7月份开始或者9月开始都Ok,但也别太忽视,每天至少给政治留一个小时吧,我去年政治考78,今年反而考得一般,就是给政治留的时间太少了。大题等到肖4肖8出来再背也可以,不需要太早。
英语复习
阅读:真题即可,我用的考研黄皮书,从94到14年的真题反复做了三遍,15、16两年留作模拟。第一遍不计算时间,做完之后结合黄皮书的答案精读,生词照抄到生词本,长难句分析结构,并思考老师喜欢从哪些地方出题,出题方式有哪几种,我为什么做错,每做一篇阅读,我会调整自己的做题方式,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做题技巧,在这里要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叫做"平型阅读法",可以百度看看。第二遍控制时间,每篇阅读10-15分钟,再次做错的题要反思为什么出错。最后一遍是空出一下午的时间,将试卷从头至尾全部写完,以查漏补缺,体验完整的考试,寻找薄弱的地方。
单词:我将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全做了记号并摘抄到单词本上了,但我几乎从来不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从阅读中记单词,这样不仅记得快记得牢,有很多词汇还可以运用到作文中。除此以外每天早上会用考研帮自带的功能刷单词,用碎片时间刷,也有一点用。
作文:平时多积累素材,看《经济学人》、《纽约时报》什么的。10月可以开始准备作文了,按照主题练习,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还不错,主题都有帮大家归纳好,然后将素材按照主题归类,每次写作练习要把新积累的素材用上去,用多了之后你的语言才会慢慢的变得不那么贫乏。此外很多同学有不知道怎么动笔的毛病,可以在写之前列一个大纲,一般考研写作流程都是描述图片–举出论点和论据(探讨现象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或者个人集体国家三个层面来讨论)–总结/举出解决办法,这方面弱的同学甚至可以专门找4、6级作文来做大纲练习,不写全文,就列大纲。
其他题型:新题型本身可以练的题比较少,建议按题型分类来练,找到每一种题型的感觉,做阅读的时候可以多总结一下文章结构,对做新题型也有好处。翻译只要阅读时多画长难句结构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完型不用练了,分值少,性价比低,基础打牢固了完型自然会进步。
总的来说,英语重基础,虽然技巧可以使你短期提不少分,但没有基础光讲技巧等于空中楼阁,你会发现某个分数之后你再也进步不了了。所以一点技巧都没有的同学可以去听一听课,但是已经有一定技巧的同学不要再迷信考研班了,基础才是重点。
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我一天复习九个小时的话,有六个小时都是分配给专业课的。专业课的复习以真题为主干,课本为枝叶,真题一定要重视,每年真题覆盖率几乎都有40%以上,今年虽然真题没那么多,但还是有几十分的,而且研究了北医10年真题,你会发现北医很喜欢考真题所在章节还没有考过的知识点,我复习的时候用便签在考过的知识点上做了标记,翻书的时候哪里是重点就一目了然了。
卫生综合762的题型为10道名词解释(有中文有英文),20道选择,10道简答,5道论述/计算,题量很大,我手速非常快才堪堪写完,所以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行,所有的真题,由于是回忆版,都没有选择,但是选择很简单,能背好其他题选择也不用怕了。
关于专业课,我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7月开始第一轮复习,每天看两个章节的视频(爱课程网上有很多名校视频),看完之后用各种题型将知识点总结在书后,然后背一遍。第一轮复习我用了两个半月时间,但是也正是这一轮复习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越往后我就背得越快了,12月的时候我2天可以过完一本书。第二轮,自己总结了真题答案,那个时候考试大纲也出来了,我就结合大纲和真题,以及第一轮的笔记背书,我是一边背一边默,这样能查出自己哪里掌握不牢固。我的要求是真题100%背出,重点章节内容80%,其他章节50%,大纲上没有而往年真题出了的内容可以不背。第二轮用时一个半月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就是主要背重点了,这个时候应该形成知识脉络了,闭上书你要知道书里的主要内容,目录是一个可以很好帮你梳理知识脉络的东西。后面第四轮、第五轮都很快了,就是不停地背,背到倒背如流,背到看着大纲你就知道有哪些知识点会考,具体内容是什么。
北大的题还是比较基础的,所以重视课本和真题就好,不过今年题目难度增加了,真题覆盖率减少了,超纲题增多了,所以有学长学姐的资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今年统计的计算题考了一个超纲的公式,而学姐的笔记里有一道例题用的就是这个公式,书和练习册里都没提到的。
感悟和寄语
今年看考场的时候,居然就是我当年高考的那个考场,我当时真的感慨万千,不知是不是命运开的玩笑,我又一次在命运的十字路站在了当年让我惨遭滑铁卢的地方。只有失败过的人才知道"看过程不看结果"只是句自欺欺人的话。我一开始真的没有想过要考北大,亲朋好友知道我要考北大都是"你志向挺远大的,加油"的口吻,其实不怪他们,毕竟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考上。第一年没考上,反而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从小就是这样一个人,越是逆境,越是能够逆流而上,好在爸妈都支持我,他们让我在家安心考研,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安慰我,我爸脾气那么火爆的一个人,在我因为心情不好冲他发脾气的时候,也只是好言相劝,现在想来,我真是不该。今年同时战斗的还有几个发小、同学和学妹,虽然都是通过手机交流,但有他们在,确实让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互相打气加油也让我振奋不少。考研如果能成功,真的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方面的成功,它是集心理、身体、毅力、信息、头脑于一体的考验,当然,还需要一点运气。
考试那两天,在走进教室之前,我都会对自己说一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现在我站起来了,成功的意义不仅仅是我从一个二本学生变身为北大的研究生,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你不是无能,你能做到。说是新生,真的毫不为过。
我明白所有曾经高考、考研、保研、找工作失败的孩子,我们仿佛就被烙上了失败的烙印,每天不断地问自己:你真的是个loser吗?但其实问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用,更重要的反思、行动、然后再站起来,证明你可以。
最后送给有耐心看到最后的考研er们我男神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沉浸太多的回忆,就会阻却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