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离骚的诗词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一、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惟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之迟暮.

  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二、作品简介: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三、创作背景: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离骚》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但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四、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一前278),名平,楚国人,楚王同姓贵族。早年深得怀王信任,官左徒和三闾大夫。由于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终遭失败,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当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从不同的方面艺术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怀。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51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20日 08:40
下一篇 2023年4月20日 08:4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康熙戊寅,噶尔丹败亡,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入朝,封和硕亲王。其子罗卜藏丹津袭爵,自以青海、西藏旧皆为领土,…

    2023年1月9日
    254
  • 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阅读答案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注】韦应物于公元773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

    2023年4月11日
    236
  •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的意思及全诗翻译鉴赏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这两句是说,白帝城所在地乃悬崖绝壁,地势险要,长江碧流正从险峻的山中流过。写瞿塘峡口的景象十分逼真。 出自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

    2023年3月22日
    256
  •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 正始中,俭以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 屠句骊所都…

    2023年1月1日
    240
  •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

    2023年4月12日
    211
  •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

    文言文阅读: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022年12月3日
    3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