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优秀读后感
人生在世,我们无法预测到我们将来会经历些什么,又会变成怎样的人,是否会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以“我”和哈桑的故事主线启发着我对关于这类问题的思考。
本书的开篇描述了“我”与哈桑在家乡阿富汗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轻松休闲的感觉,而夹杂在其中“我”对父亲和父亲对哈桑态度的一支暗线,正不动声色地暗示着文章的一些“秘密”。紧接着的一个意外遭遇,让“我”与哈桑的关系破裂,至后的一切,我认为都是“我”的一场救赎。
这场救赎可以认为是“我”对与哈桑的那场童年“阴影”的救赎。“童年阴影”即“我”眼看着哈桑被侵害,却没有上前搭救,而后也充闻不问,事出的原因却是为“我”追回那胜利者的风筝。风筝到手了,父亲的关注得到了,“我”却失去了自出生来最好的朋友,勇气以及那颗赤诚的心。而后我对哈桑儿子的救助等一系列行为似乎都在弥补那些逝去的美好……
这场救赎可以认为是“我”替父亲罪过的救赎。文章后文点明哈桑是“我”父亲的孩子,这是对“我”观念里的“我”与哈桑的主仆关系的完全颠覆,也将“我”对父亲的敬仰等一系列情感毁灭,让“我”知道了“我”的父亲竟然玷污了别家的女子,还是自己亲如兄弟人的妻子,多么讽刺啊……这一连串的冲击,推使着“我”对自己兄弟的关注与救赎,弥补父亲,“我”一家对哈桑一家的罪孽。
这场救赎在我看来更是一场自我救赎。“我”在经历人生起落时,人性中各种情感的矛盾冲突,人性的曲折变化,“我”在其中丢失了许多人本珍贵的情感与品质。最后,得知真相的“我”,冲出自身原本已安定幸福的生活,去往那个在记忆中已斑驳的故乡,重拾回忆,重新面对那个千疮百孔的过去……在这之中,“我”无惧他人强势力量及其他困难,就算战乱也义无反顾,在救赎他人的同时救赎自己。“为你千千万万遍,”回归最初的纯粹……
木心曾有言:“在百转柔肠中一天天冷酷起来。”我想,历经世事,我们变得沧桑,又何尝不畅快淋漓地追逐一下心中的风筝!望我们都能有千帆过尽仍是少年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