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古人之风言文习题

仰古人之风言文习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用/为下列句子断句(2分)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3分)

  11.积累链接:

  陆游曾称赞《出师表》道: , 。(2分)

  参考答案:

  6.(1)抚:安抚,抚慰(2)有好处 (3)亲:亲人(4)爱:爱戴,拥戴

  7.C

  8.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1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11.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18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11:44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11:44

相关推荐

  • 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逐柳条疏。春事成虚, 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②做主? [注解]①东君:…

    2023年4月9日
    242
  • 入木三分文言文翻译

    入木三分文言文翻译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入木三分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入木三分   成语解释   出处…

    2023年1月6日
    221
  • 白居易《问杨琼》原文、注释和鉴赏

    白居易《问杨琼》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 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注释】 (1)此诗据作者自注,为在苏州时所作,当是夕阳创作。 (2)杨琼:身世…

    2023年5月7日
    202
  • 摸鱼儿 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

    2023年5月6日
    180
  • 《送石昌言使北引》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石昌言使北引》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①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2023年1月9日
    218
  •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图》(局部) 庚寅(1770年) 中国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

    2023年4月13日
    2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