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戴震难师

原文
先生(戴震)是年(这年戴震十岁)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老师)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朱熹)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1.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日数千言不肯休(  )
(2)相去几何时矣(  )
(3)师无以应(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3.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是年乃能言/ 乃不知有汉
  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
  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日数千言不肯休。
  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
  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
  C.曰:“几二千年矣。”
  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震很迟才会说话,但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
  B.戴震不仅勤奋,而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
  C.私塾先生被戴震的问题问住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说:“你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
  D.戴震自幼读书即不能不唯师,不唯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很值得我们学习。
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贯中以天下是汉家的天下的立场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个主要人物形像。
  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对宋江说的一句慷慨激昂的话。
  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赞颂的理想人间。
  D.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

[参考答案]
1.(1)每天(或:每日)
     (2)距(或:距离)
     (3)答应(或:回答)
2.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3.热爱学习,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或:勤学好问)

8.D     9.D     10.C     11.D

注解
  先生:老师,这里指戴震。
  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
  乃:才。
  能言:说话。
  盖:这里指推测。
  蕴蓄:蕴藏,积蓄。
  就傅:跟随老师。
  言:字。
  塾:私塾,指自家内设的学校。
  何以:以何,凭什么。
  述:记述。
  门人:学生。
  应:回答。
  相去:相隔。去,距离。
  几何:多少。
  几:差不多。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译文
戴震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追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不是一般的孩子。”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98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8
下一篇 2022年12月17日 04:39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整理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2022年11月28日
    199
  •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日磾(音mì)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宫,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

    2023年1月3日
    288
  • 《峨眉山月歌》《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2023年3月12日
    269
  •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要领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要领   在高考语文考试答题时,学生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必要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恰当地回答问题,以求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本文针对…

    2023年1月7日
    245
  • 《新凉》

    徐 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 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 飞过青山影里啼。 徐玑是“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这首七绝,很能代表“江湖派”所主张的“捐书以为诗”的白描风格。 诗的题目…

    2023年5月13日
    207
  • 不责僮婢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译文)

    不责僮婢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译文)   不责僮婢   【原文】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

    2023年1月9日
    2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