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拨不断(利名无)

        

吴弘道

        

闲居

        利名无,宦情疏,彭泽升斗微官禄。蠹鱼食残架上 书,晓霜荒尽篱边菊。罢官归去!
        

        【鉴赏】本篇为吴弘道【拨不断】《闲 居》组曲中的第二首,表现作者对官场生 活的厌恶,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 达了自己远离名利场的心志。
        作者开篇直叙,表达自己对名利官 场的态度。“利名无,宦情疏”,对于功名 利禄都不再追求,对官场仕途的感情淡 化疏离。作者从心理上远离官场名利,那 么他必将走向另一个心灵寄托之所。“彭 泽升斗微官禄”,作者引用陶渊明做彭泽 令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寓意自己 将效仿陶渊明,不再为了微薄的俸禄而 放弃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追求。可见作者已经将隐逸名士陶渊明作为自己 的精神榜样。“蠹鱼食残架上书,晓霜荒尽篱边菊”对仗,选取两处景物进 行细致刻画。这两句皆是作者对乡间住所的想象之景,书架上的书正在 被蛀书虫蚕食,已经残损不全,篱笆旁边的菊花正在被拂晓的寒霜侵袭, 已经荒残一片。“蠹鱼”细小,“晓霜”无声,而作者却细致地捕捉到了它 们,这是文人的细腻。它们虽然细小轻微,但在不知不觉中却会对“架上 书”与“篱边菊”造成致命的损害。“架上书”与“篱边菊”都是隐逸文人的 心灵象征与精神寄托,是作者的心爱之物。“架上书”与“篱边菊”遭遇破 坏,作者的焦灼心痛之情可以想见,这也是作者想象之中“架上书”与“篱 边菊”对自己的呼唤,大有“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姜夔《长 亭怨慢》)之况味。本就已经对宦场名利没有任何感情,再加上对自己“架 上书”与“篱边菊”的爱惜与担心,作者回归之情迫不及待,便发出了决绝 的一声“罢官归去”。“罢官”,是作者由精神上对官场名利的脱离转为实 际行动上对官场名利的脱离,是与官场生涯彻底的分裂。“归去”是作者 的转身离去,是对陶渊明隐逸足迹的跟随。
        全篇情致容与,豪迈脱略的文人气节之中又不乏细腻的素心柔情。 情感层层深入,由对功名的看淡到从官场之中一跃而出,最终走向了追寻 陶渊明足迹的隐逸之路,表达自然而真切。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07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49
下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50

相关推荐

  • 《口技》文言文翻译

    《口技》文言文翻译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大家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到口技这篇文言文?今天小编为各位同学分享的正是关于口技这篇文言文的知识,不妨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原文』   京中有…

    2023年1月5日
    233
  • 中考文言文考题指导

    中考文言文考题指导   学习目标搜索   1.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文言诗文,但推荐的只有50篇。   2.其余30篇在不同的考区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必须及时了解…

    2022年12月3日
    183
  • 《孟子·告子下》“丹之治水也愈于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解读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

    2023年1月3日
    307
  • 《溪居即事》《溪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两首诗…

    2023年4月4日
    223
  • 故乡的诗词名句

    故乡的诗词名句   故乡是心中始终魂牵梦萦的归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故乡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参考。   故乡的诗词名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谁家…

    2023年4月20日
    223
  • 势利鬼吴生文言文翻译

    势利鬼吴生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

    2023年1月7日
    2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