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山光如淀)

        

薛昂夫

        

西湖杂咏·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 坡仙,拣西施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 转;杯,休放浅。
        【鉴赏】本曲是联章体。所谓联章体指用同一调牌围绕一个中心铺 写数支小令。联章体通常在四支以上,多的可达数十支。《西湖杂咏》共 七首。另外,作者还创作有【双调·殿前欢】四首,分别咏叹西湖春夏秋 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湖的喜爱。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开篇三句描写了西湖纯净 明丽的阳春美景。“淀”亦作“靛”,指可作染料的蓝汁,形容山色。“练”指 洁白的熟绢,语出南朝著名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诗句“澄江静 如练”。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赏心悦目,而且给人以平静柔和的直觉 感受。“生绡”是没漂煮过的丝织品,古代用来作画,此代指画卷。“一步 一个”就把静态的山水给写活了,给人以如置画中、目不暇接之感。
        “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施好处都游遍。”西湖的魅力既在于独特的自 然景观,又在于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与西湖密切相关的文人当数 林逋、苏轼。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之上,赏梅养鹤,经身不仕。苏东坡一生 两次赴任杭州,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有关西湖美景的佳作。薛昂夫在 散曲中多次表达对二人的景仰。在本曲中,作者径直称呼二人为“逋仙”、 “坡仙”,可见其崇敬之情。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妆浓抹总相宜”,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被誉为 千古名句。作者以西施代指西湖,也算是对苏东坡的致敬吧。
        作者寻访林逋、苏轼遗迹,陶醉流连于西湖的美景之中,所以才会言 “管甚月明归路远”,且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纵情饮酒。“船,休放转;杯, 休放浅”,皴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西湖归晚图,寄寓着作者置身湖天、脱落 尘滓的逍遥追求。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描绘的对象,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薛昂夫的这 首散曲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 快感情,措辞精当,格调澹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07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50
下一篇 2023年5月6日 11:51

相关推荐

  • 王士禛《大风渡江四首(选一)》阅读答案

    大风渡江四首(选一) 王士禛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1:这首诗题为“大风渡江”,而诗中并未着一“风…

    2023年4月5日
    229
  • 《前出师表》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前出师表》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

    2023年1月6日
    237
  •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技巧之夸张、对偶、比拟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技巧之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

    2023年4月10日
    186
  • 《蒹葭》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试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

    2023年4月11日
    204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i…

    2022年12月31日
    180
  • 文言文《观沧海》鉴赏

    文言文《观沧海》鉴赏   《观沧海》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下面是其鉴赏,欢迎阅读:   观沧海   两汉:曹操…

    2023年1月5日
    1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