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关于这首散曲的作者学术界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它不是马 致远的作品,是无名氏之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宋玉在《九 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 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 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等级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 活,饱尝羁旅之苦。这首散曲便表现了漂泊天涯的羁旅愁怀。
        

        开篇作者一连描绘出九幅画 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景中有 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在阔大 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漂 泊天涯的悲痛心情。摆脱系连词 而直接以名词性意象的组合来描 绘景物,在诗词中就已出现,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 筠《商山早行》),“桃李春风一杯 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 黄几复》),“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全部是名 词的连缀,省却了一切连接、交代和修饰,而直接地将几个意象如蒙太奇 一样地组合起来,“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潜在 的联系,似离实合,藕断丝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再创造的可能。 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暂时中断了语言的线性叙述进程,而使诗的语言更为 简洁凝练、更为饱满有力,大大增强了诗歌意象、空间呈现的功能。
        相较这些诗歌,这首小令在意象并置方面仍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它的 意象都是自然与社会中普通寻常之物,它们的组合就显得更为自然,虽然 省略了系连词,却不让读者感觉跳跃性很强,比较容易理解;二是在每个 单字的名词前都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又减 低了意象的密度,从而在情感的表现与渲染上,造成一种强大的聚合效 应,即“意象的和弦”。三是既对偶工整,又层次分明,作品在整体上也表 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枯藤老树到小桥流水,再到绵远的古 道,空间层层延伸,视野逐渐扩大,错综有致,作者的情感也随之有了微妙 的变化,耐人寻味。结尾两句作为曲眼,画龙点睛,将作者的悲愁思乡情 绪表达得非常丰富。
        这首散曲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 绘出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作者凄苦 的心境。因此,这首小令自产生起就备受推崇。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 令定格》评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誉为“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吴梅《顾曲麈谈》也 说它“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 者此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7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48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48

相关推荐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诗意:贫穷的生活经常三餐不济,不见炉灶烟火,正好不必为了明天的断炊习俗,去纪念古代的寒士介子推啊!这两句是诗人逢寒食节…

    2023年3月22日
    432
  • 古代诗歌鉴赏题之表现手法详解

    古代诗歌鉴赏题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

    2023年4月10日
    170
  • 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阅读答案及赏析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2023年4月5日
    295
  •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用斜线“/ ”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

    2023年1月9日
    271
  • 《郑人逃暑》文言文赏析

    《郑人逃暑》文言文赏析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

    2023年1月11日
    260
  • 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

    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2023年1月9日
    2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