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人渡泉声(1),茅檐日午鸡鸣(2)。
莫嗔焙茶烟暗(3),却喜晒谷天晴(4)。
【注释】
(1)人渡:人从板桥上走过。
(2)日午鸡鸣:山村地理气象特征,高山挡住阳光,日午才见太阳,误导雄鸡高唱也。
(3)莫嗔。嗔:生气、怪罪。莫嗔:即农家抱歉,莫怪罪的意思。焙茶:微火烘烤茶叶。
(4)却:正。
【赏析心得】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顾况的入朝荐引人、好友李泌去世,他随后也因作诗讥讽权贵被贬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司户参军。同年,韦应物出守苏州任刺史。这首山行农家小诗,可能就是在被贬途中,与韦等应酬唱和,一路潇洒走来(生性乐观,对贬谪并不太在意),经过山村农家的即兴之作。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作者由远及近,缓缓走来。经过一道溪水,上面用木板搭成小桥,桥上人在走,桥下水淙淙,桥板“嘎吱”响,清泉叮咚声,形成一曲富有山村风味的二重奏。走到正午,已到农家茅檐。艳日当空,公鸡误以为太阳刚出,大声鸣叫。山村农忙时节,喧闹而繁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农家主人一见客人来了,非常热情,迎进茅舍,连声道歉,因为赶焙新茶,又烘又烤,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堂屋显得十分昏暗。主人刚刚招待客人坐下,又搓着双手,再次道歉:因为外面日头正烈,他没时间陪客,要赶紧出去,趁着天晴晒谷子。
这首六言诗,短短四句二十四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板桥、泉声、茅檐、鸡鸣,绘出山村农家特有风景;焙茶烟暗、晒谷天晴,尽显农家农忙时的生产生活气息;“莫嗔”“却喜”,展现山农朴实、好客、爽快、勤劳和亲和的形象。语言明朗自然,格调欢快和谐,全诗充满生活情趣,应是古代六言绝句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