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原文、注释和鉴赏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注释】

(1)此诗写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七月间。据《金山寺》:“李龙眠(北宋画家)画子瞻(苏轼)照(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自题云云。”此即《自题金山画像》诗。

(2)已灰之木:已燃烧成灰烬的木头,言尽伤感之意。

(3)不系之舟:言谓自己就像一条不系缆的小船,随处漂泊。

【赏析心得】

这首六言绝句,题留作者金山寺画像,自题也是自挽,出之谐语,道尽悲伤。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作者早年立志改革,但却陷于革新与保守两派斗争旋涡,不能自拔,备受排挤与打击,仕途极不平坦。所以,他说心就像已烧成灰烬的木头,除了伤感灰心,其他一无所有。“此生定向江湖老”,他一生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就是在谪地和贬途中度过。自己的身体就像一只路过码头从不系缆的小舟,历尽漂泊,迁徙不定,淮河十次往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汝州、登州、定州、廉州、永州十州匆匆而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作者说,你要问我一生有什么功业吗?可以告诉你,我一生漂泊最大的三个码头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时间分别是六个年头、四个年头和三个年头,一共耗去十三年。

这首六言小诗,是作者用谐语写的自传,他只写了自己的不幸伤感和贬谪经历,并未真正写出自己的功业。纵观苏轼一生,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惊人的,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堪称“全能”,才华横溢。他对诗、词和散文大胆革新,贡献出色,被誉为“北宋文学”巨匠。其诗纵横捭阖,扫除西昆积习、打破诗必盛唐的框框,言古人所未言、写时人不敢写,雄健取胜、立意创新,题材丰富、内容广阔、丰产高收,毕生写诗达四千余首。其文各体兼善,气势充沛,浑洒自如,自然超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异彩纷呈,雄健、奔放、清新、明快、秾丽,甚至诙谐,比比皆是。苏轼词作,为中国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这样一位文学巨匠,境遇凄惨、命运多舛,六十六岁高龄才从海南贬所北归,路过金山,留下遗像,即往常州,已经是七月底了,正值酷暑季节,腹泻已一月多的诗人,不幸竟在道中逝世,令人无限婉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3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3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