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画菊》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

(1)《画菊》诗一题作《寒菊》,当为诗人长期隐居苏州,晚年菊画中的题画诗。

(2)“花开”句:菊花开放在秋天,时间不同百花开,菊花盛开之际,百花早已凋谢无遗了,故曰“不并百花丛”。此处暗喻不与元朝合作之意。

(3)抱香死:死守枝头,宁可香消枯死,比喻坚守贞操,始终不渝。

(4)吹落北风:寒冬到来,北风凛烈,孤傲坚挺,不被吹落。“北风”暗指北方来的元朝。

【赏析心得】

郑思肖是宋末一位气节高尚、德操坚守的诗人和画家。宋亡后,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长达四十三年,寿近八十而终。在漫长的余生中,他行坐寝处,必向南方,不忘故国。晚年时,他画了一幅菊花图,并题了一首诗。独立疏篱,无土而开;诗配画意,趣味无穷,余韵无限。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诗一开头,作者就显示出菊花孤芳自赏,与众不同的高风亮节。当百花都枯萎凋谢了,它却迎风傲霜,雄姿挺立,独自开放在疏篱之旁,趣味无穷,寓意深远。“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结尾两句,诗人正视现实,菊花无论怎样坚强,离开土终究是要凋谢的。但是,花死并不意味花落,坚贞不屈的菊花宁可死守枝头,抱香而枯,也决不向北风低头,被其吹落,跌入泥潭。

全诗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宁枯不落的崇高民族气节。在作者《伯牙绝弦图》的一首题画诗中,他说:“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这就表明,他的气节历久弥坚,从未被时间所消蚀,越近夕阳越坚定,直至生命结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9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4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4

相关推荐

  •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全词翻译赏析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出自《生查子》 生查子 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

    2023年3月13日
    272
  • 含蓄的表白的诗句

    含蓄的表白的诗句   表白,或称告白意为向他人表示自己的想法或心意,特指表达爱意,又称示爱,这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含蓄的表白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含蓄的表白的诗句  表…

    2023年4月20日
    236
  • 朱仕绣《溪音》序“杨林溪水出百丈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溪音》序 [清]朱仕绣 杨林溪水出百丈岭。岭界于南丰、建宁二邑。水初出,小泉也。南迤十里,合众流,溪品扼之,水始怒,轰豗日夜,或作霹雳声。人立溪上,恒惴憟。稍南益夷,临溪居人亦益…

    2022年12月30日
    286
  • 高考语文文言文得分攻略

    高考语文文言文得分攻略   攻略:18个重点虚词必须要背,实词可以猜   一、字形推断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形旁从“钅(金…

    2022年12月3日
    259
  • 2016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

    2022年12月31日
    238
  • 高中文言文断句 训练

    高中文言文断句 训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过去称为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文言文断句。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产生的。过去刻板…

    2023年1月4日
    2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