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原文、注释和鉴赏

欧阳修《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

兴来笔力千钧劲,酒醒人间万事空。

苏梅二子今亡矣,索寞滁山一醉翁。

 

【注释】

(1)此诗作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诗题又名《偶题》,作者时年五十九岁。圣俞:诗人梅尧臣(1002—1060)的字号。

(2)苏梅:诗人苏舜钦(1008—1049)、梅尧臣,分别卒于仁宗皇佑元年(1049)、嘉佑五年(1060)。

(3)索寞:冷落寂寞。醉翁:作者任滁州知州时,自号“醉翁”。

【赏析心得】

此诗写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作者时年五十九岁左右,在朝中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职权不可谓不显要。然而,这首诗却表现了作者久历宦海的倦怠和对早逝友人的悼念。这似乎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现象。其实,深入揣摩,它恰恰是封建士大夫思想发展历程的正常现象,它有两个大家熟悉的名词:急流勇退、修身养性。落实到大文豪欧阳修身上,联系到他的文坛历程、官场经历和心理过程,这个时候写这样的诗,那就更正常不过了。

“兴来笔力千钧劲,酒醒人间万事空。”身为朝廷参知政事和当代文坛盟主,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因而,兴致来了,尤其是“醉翁”酒酣之后,提笔千钧之力,政事则决定国家大局,文事则文坛震动,诗文广为传诵。但当“醉翁”酒醒之时,仔细一想,如今已年近花甲,政局复杂多变,穷于应对,文坛苏梅好友早逝,自己已成孤家寡人,眼前万事不都是空的吗?为何还不急流勇退呢?“苏梅二子今亡矣,索寞滁山一醉翁。”作者回忆当年文坛盛事,仁宗之世,欧阳修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于古文中别开生面,树立宋代崭新风格,文宗韩愈,诗宗李白,欧阳修主文,梅尧臣、苏舜钦辅之以诗,三人组合,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然而,曾几何时,苏黄二子凋谢,已五年有余,如今,就只剩下我这滁山醉翁,孤掌难鸣、寂寞冷落。

纵观欧阳修一生,他经历了功成身退的三个典型过程:早年朝气蓬勃、奋力拼搏、支持范仲淹改革、不怕被贬夷陵,其时积极谨慎,自诫“无饮酒,益慎职”;中年被贬滁州,安于职守,与民同乐,自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晚年急流勇退,修身养性,此诗即写于第三阶段的萌芽时期。到此阶段的成熟时期,即神宗熙宁三年(1070),他竟专门写了一篇《六一居士自传》,交待了“六一”含意: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外加自己,即“吾一翁”。此诗写后没过几年,欧阳修连续上书,辞职不干,终于全身而退,归隐颍水之上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29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5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5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经典名句

    文言文经典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2022年12月3日
    220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

    2022年11月22日
    229
  • 道潜《秋江》原文、注释和鉴赏

    道潜《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阳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注释】 (1)赤叶:枫树红叶。落酒旗:酒家收起招客帘子,准备关门打烊。宋代酒肆,都…

    2023年5月7日
    200
  • 《蛇衔草》的文言文

    《蛇衔草》的文言文   蛇衔草   版本一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创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创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

    2022年11月22日
    245
  •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2022年12月27日
    244
  • 2016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真题及答案例说

    2016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例说 【古代诗歌阅读的自觉意识】 ①重视诗歌,淡化题目,联想和想象; ②检索诗歌重要文字信息,把握形象; ③连缀形象,将其加工、上升为意象; ④理解意…

    2023年4月11日
    2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