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搾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释】暄明:暖和明亮。正自:正好。羁怀:客居他乡的情怀。荒台:又称戏马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旧传为项羽阅兵之地。六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大宴宾客,后世以此为登高游乐之所。漉酒插花人:典出东晋陶渊明,此处代指故人。老兵:此处亦代指旧友。长楸:乔木林。走马:跑马。搾柳:以箭射柳。喻指箭术高明。紫萸:茱萸。汉家陵:此处代指宋朝帝王的陵墓。华发:白发。星星:头发斑白的样子。

【鉴赏】这是一首重阳佳节登高望远,感伤故国不在,故友凋零的伤情之作。

词的上阕写重阳晴日,携友登游而引起的亡国伤感和孤旅愁情。重阳将至,而天公不作美,多日风雨不断。难得这么一个秋日暖阳的好天气,正好藉此登高一游。不知道这秋色是否已经深浓堪观?我也好携同好友,一齐出游。在词的这几句中,词人给我们交待了一个晴少阴多的天气,这正是旅居在外的词人此时心情的写照。风雨已引愁至,难得晴日出游,却怕登高望远,难禁悲怀,是因为故国沦丧,故园不在。人生有此二愁,可谓悲痛备至矣。然借酒浇愁,却只能在记忆中想起与友人畅饮的欢乐,可想此时词人孤独之状。词人以身边之事,映身边之景,将愁一步一步写来,于这千重忧愁中,令人感受到一份心如死灰的绝望气息。

词的下阕回忆家国还在之时的少年豪情与江山易主后的深深哀叹。此时在词人的心中,充溢其间的是一腔凄凉。酒入愁肠似醉,而心中那忧时伤己的悲怀却是清醒的;借酒消愁不醉,即兴作诗抒怀,亦抒不尽心中的忧闷;依然记得当年扬鞭立马,弯弓射柳,那是何等豪情万丈!一句“前事休评”即将人拉回现实,好景不再,好汉难提当年勇。世事如烟,昔日每逢重阳,朝廷都会将茱萸下赐群臣。而当年人们所深受的这份浓恩,如今还有谁记得?于这份悲情怀想中,也寄寓了词人对故国情怀的甜蜜回忆。这种心情,怕也只有到此等情境中的老人才能深刻地体悟到。一腔愁怨诉说完毕,泪水早已打湿了衣襟。

在众多的艺术表现中,重阳多是寄意思愁,如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处作者一腔愁怨,恰逢此时,全数倾泄而出,故整首词感情低沉,无一舒眉之笔,读来令人倍感动容压抑。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3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8
下一篇 2023年5月7日 00:58

相关推荐

  • 《唐伯虎识破术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十千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r…

    2022年12月17日
    434
  •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并能翻译、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生动的描写,曲折的情节及丰富的寓意。   3、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

    2023年1月10日
    234
  •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

    2023年5月9日
    271
  •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2023年1月3日
    294
  • 袁宗道《赋得残月似新月》阅读答案

    赋得残月似新月 (明•袁宗道)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 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干支换,且喜蛾眉首尾同。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颜皓首又如童。 1…

    2023年3月12日
    229
  •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2022年11月22日
    2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