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通假字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2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8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18

相关推荐

  • 曾巩《醒心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

    2022年12月17日
    454
  •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曰:高祖拔起垅亩,有雄桀之姿。援旗北迈,义在勤王,扫侯景于既成,拯梁室于已坠。于时内难未弭,外邻勍①敌,然志度弘远,怀抱豁如,或取士于仇雠,或擢才于亡命,委以心腹…

    2023年1月1日
    270
  •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思诚咏白堂记 【金】王若虚     有所幕于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艺之所长,与夫衣服仪度之如何,以想见其仿佛;甚者,…

    2023年1月1日
    238
  • “杨尚希,弘农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尚希,弘农人也。尚希龆龀而孤。年十一,辞母请受业长安。范阳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服。宣帝时,令尚希抚慰山东、河北,至相州而宣帝崩,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发丧于馆。…

    2022年12月27日
    276
  • 韩翃《送故人归鲁》阅读答案

    送故人归鲁 韩翃 鲁客多归兴,居人①怅别情。 雨余衫袖冷,风急马蹄轻。 秋草灵光殿②,寒云曲阜城。 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 【注】①居人:诗人白指。唐代宗永泰元年,韩翃( hon…

    2023年4月12日
    223
  • 《送天台陈庭学序》翻译及赏析

    《送天台陈庭学序》翻译及赏析   《送天台陈庭学序》是一篇赠序。赠序的通常写法,多以对所赠人物进行劝勉为主。宋濂在这篇赠序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称道游览名山大川对写作上的裨…

    2023年1月5日
    2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