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塞下:边境要塞之地,此指西北边疆。衡阳:古代传说雁秋天南飞至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角:号角。嶂:直立如屏的山峰。长烟落日:化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燕(yan)然:山名,在今蒙古境内。东汉窦宪曾北伐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归。勒:刻。羌管:羌笛。将军:作者自指。

【鉴赏】

宋仁宗康定、庆历年间,范仲淹节镇西北边塞。据说他守边时特作了《渔家傲》词数首,述边镇劳苦,现只存此一首。

上阕侧重写景,既富有边塞独特的风光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起句以“塞下”点明区域,以“秋来”点明季节,以“风景异”概括地写出边疆秋季和内地大相径庭的风光,尤一个“异”字,道出作者这位苏州人对西北边塞季节变换的敏感及惊异。次句写所在地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急飞,毫无留恋之意。“无留意”三字以遒劲的笔力透出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的荒凉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续写边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带有边地特色的一切声响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怆氛围,为下阕的抒情蓄势。接下来以“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些所见与前面所闻的“边声”、“号角声”结合起来,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而“孤城闭”又依稀透露出宋朝守军的力量薄弱,因而不得不一到傍晚就关闭城门的严峻形势。这就为下阕的抒情埋下伏笔。

下阕侧重抒情,抒写了抵御外患、建功立业的决心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起句以“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诉尽了杯酒难销的浓重乡愁。次句化用典故,表明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可是要取得胜利,以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承上阕写夜景。深夜里传来悲凉抑扬的羌笛声,大地铺满冷霜。如此凄清寒夜,满腔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的词人思潮翻滚,怎堪入眠,自然引出“人不寐”。结句由己及人,总收全词,道出了将军与征人共同的情愁: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却因战局长期无进展,又难免有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复杂而矛盾的情绪。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这首词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摹边塞风光,抒爱国情思,首开边塞词之作。全词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词的先声。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397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9日 11:07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11:07

相关推荐

  • 忆旧游 厉鹗

             辛丑九月既望,风日清霁,唤艇自西堰桥,沿秦亭、法华湾洄,以达于河渚。时秋芦作花,远…

    2023年5月6日
    230
  •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知识要点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知识要点   参考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

    2023年1月12日
    181
  •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

    2022年12月29日
    245
  •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少自树立,名其斋曰无暴弃。魏了翁一见礼之,谓有祖风,易其名曰肯斋。初以荫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

    2022年12月29日
    272
  •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整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 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

    2023年1月11日
    179
  • 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答鲍觉生书① 吴定 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叹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与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无足怀。 仆八岁入塾,诵四子、六艺之书,慨…

    2022年12月28日
    2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