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栋
渊明无心云, 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 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 闲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 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 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 岂望名不朽!
闲吟篱下菊, 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 还识此人不?
这是一首题画诗,原画及画的作者已不可考,然而从诗篇传神的描绘中,仍可想见画图的风貌。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的大诗人。他在作彭泽县令时,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夫耕于前,妻犁于后”,过着“击壤以自欢”的隐居生活,直至去世。
陶渊明归隐以后,因为对农村生活有了深刻、真切的体验,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他的愤世嫉俗,不愿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他的诗歌的独特艺术成就,千百年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蔑视权贵,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可贵气节,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反抗黑暗社会的精神支柱。这首诗就是借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隐迹山林,不求名利和反抗黑暗现实的决心。
题画诗始见于唐代,杜甫就曾写过不少题画诗。因为是对画的题咏之作,所以一定要与原画切合,从这一点说来,诗的内容受到画面的制约。但诗歌作为文学的一个部类,和画又有区别。跟绘画相比,诗歌纵横驰骋,有更广阔的表现力。因此题画诗不是画面内容的简单再现,而是要借题发挥,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能力,借助画面直接形象的触发,表现画面难以表现的内容。诗画交辉,形象便更加丰满。
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因此,画家总是选取一个“最有包孕的时刻”作为表现的对象。“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正是这样一个最富想象的片断,全诗就是从此生发开来的。
诗篇开门见山,触及本题。先总写一笔,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概括了陶渊明的形象。开头两句说,陶渊明像山头一朵无心的白云,出仕是迫不得已的,方才出仕,便告归隐。岫,山洞。才出,极言时间之短。渊明曾三次出仕,每次时间都不长,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只有八十多天,便弃官归隐。他在《归去来辞》中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开首两句便从陶作脱化而来。以下六句写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渊明归隐后曾在《归去来辞》中抒写田园生活的种种乐趣: 涉园成趣、矫首遐观、亲戚情话、琴书消忧、登高舒啸、临流赋诗等等。在众多的情事中,作者只写了种秫,从而引出下文的酒,过渡很自然。东皋种秫是泛说。东皋,东边的高地,指田地。秫,高粱,这里指酿酒用的粮食。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任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曰: ‘吾常得醉于酒足矣。’”渊明归隐后,“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活拮据。“半顷”,已见所种之少,而“所种”又“不常有”,更见境况之窘迫。然而渊明乐乎天命,不以“口腹自役”,对此倒不在乎,所引为憾事的,只是无钱沽酒。这几句写渊明携酒的前因,有了这些曲折,便能以昨日之“无”衬托今日之“有”,一旦一壶在手,其心情之欢快是可以想见的。以下二句转入画面形象的直接描绘,即渊明手携一壶,出访亲友。但作者的笔墨并不作细部刻画,仅此二句,便戛然而止。下文即就渊明携酒寄慨抒怀: 可惜没有共酌之人,独自一人,能饮几壶呢?一个“惜”字,既写渊明,也写作者自身的孤寂感。接下去的几句概述渊明的高洁志趣,渊明曾作《饮酒》诗,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寄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情操。末两句即从此宕开,并以诘问句作结。刘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东晋末年刘裕率兵北伐,灭南燕、后秦,并曾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后代晋称帝。陶渊明与刘裕曾同官晋朝,可说是旧相识,他在刘裕代晋后,耻事二姓,作品只书甲子,不用刘宋年号。这里不说渊明不愿臣服新朝,而说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表达了对渊明高尚人格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曲折地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决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寓意很深刻。
然而陶渊明的隐居是不得已的,在黑暗现实面前,不得不采取消极反抗的形式,他笔下精卫与刑天的坚毅顽强形象(见《读山海经》诗),荆轲“西上刺秦王”的英雄气概(见《咏荆轲》诗),正曲折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用世之志。梁栋在宋亡后,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闲处,后又隐居大茅山中。他是怀着悲愤的心情走上归隐之路的,最后二句就是这种心情的迸发。所以此诗的基调是悲愤而非闲适。
一般题画诗往往先描绘画面形象。这首诗却从虚处着笔,不是工笔,而是写意,重在传神,寥寥数语,呼之欲出,看似写渊明,实则处处写自己,几乎可以看作是“自题造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