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十二法则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十二法则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增加了直接翻译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要做好这一类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例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译: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如:

  例2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3、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如:

  例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4、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如:

  例4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5、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如:

  例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6、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如:

  例6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

  7、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如:

  例7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

  例8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8、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如:

  例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

  9、变通法。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如:

  例10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

  10、点义法。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如:

  例11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

  11、凝缩法。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如:

  例12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2、扩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简,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如:

  例13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再如《过秦论》开头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翻译的操作程序和做法可用口诀归纳如下:

  文言翻译,遵其顺序。诵读全文,浏览大体。

  句不离段,词不脱句。难解句子,斟酌损益。

  详审语境,探究语气。省略词语,适当补齐。

  遇有倒装,调整语序。官名人名,不必翻译。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随文解意。

  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特征断句。

  对照原文,力求直译。委婉修辞,酌情意译。

  字词句篇,贯通一气。翻译完毕,复查仔细。

  [标签:文言文,高考]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01:20

相关推荐

  • 宝宝多大适合背唐诗

    宝宝多大适合背唐诗   宝宝多大适合背唐诗   宝宝学习背唐诗的最佳时间是2-3岁。这个阶段宝宝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而唐诗简短押韵,琅琅上口,宝宝都非常喜欢背诵。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

    2023年4月17日
    250
  •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一)》

    刘子翚 帝城王气杂妖氛, 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 时时洒泪向南云。 刘子翚《屏山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那些愤慨国事的作品。《汴京纪事二十首》写于靖康之变以后。国都失守…

    2023年5月15日
    248
  •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长安万里传双泪,建德千峰寄一身。”这两句是告诉耿拾遗:你回长安,我没有别的东西要带回去,请你只带去这双目泪流的情景;并告诉亲友们,我孤苦零丁地寄身在这建德…

    2023年3月29日
    253
  • 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

    2022年12月4日
    266
  • 李颀《野老曝背》幸福晚年诗

    李颀·《野老曝背》 百岁老翁不种田, 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2) 目送归鸿篱下眠。   【注释】 (1)曝背:将背裸露晒太阳。 (2)扪:用手…

    2023年5月7日
    259
  •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画蛇添足的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文言文(11分)   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舍人(投靠在贵族家里的人)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

    2023年1月9日
    3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