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因游庐山……”可知此诗约作于是年五月间。同时所作的游庐山诗,有《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瀑布亭》、《庐山二胜》(两首)、《赠总长老》等七首。《庐山二胜》前有短序云:“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意谓游程所至达全山十分之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又《东坡志林》卷一“记游庐山”条自述在庐山所作诸诗,“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知道了这一背景,极有助于对这首诗的理解。
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姚宽《西溪丛语》评此诗首句谓:“南山宣律师《感通录》云:‘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摄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构成整体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庐山》第一首中所说:“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样,只能看到峰峦陂陀的偃蹇(偃蹇,高耸貌)之状了。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本作“远近看山各不同”,语意更明晰,但内涵较窄,只有“远近”而不及“高低”,颇疑苏轼初作如此,而以后改成今句。所以此句实应读作为“远近高低看山各不同”,方与次句的“识”字紧密扣合。远处、低处所“识”的庐山,只是青山偃蹇,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识”之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各不同。此时此际,庐山的局部的“真面目”方能收于眼底。若问:“庐山就如你眼中所见么?”如果答道:“那还有问题!我不是亲自经历了庐山么?”这回答好像没有错。其实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和别的山一峰一峦、一树一石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并不足以反映庐山的全部风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真面目”,它的总体形象,反而只有在远眺和鸟瞰时才能显现。因此诗人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和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悟到“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这时如果再下山回顾,眼中的山势虽仍然“偃蹇”如旧,但已不是如未游之前的“无素”和“不相亲”了。这时的庐山,在他已不是笼统的肤泛的面目,而是达到了具体的抽象。
这样,山水诗就具有了哲理性,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广泛传诵和吟味,同时也成了人们讽喻某种社会现象的熟语。能产生这样的作用,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