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飙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阴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飔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 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 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9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4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4

相关推荐

  • 朱超《夜泊巴陵》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泊巴陵① [南朝·梁]朱超 月夜三江②静,云雾四边收。 淤泥不通挽,寒浦劣容舟。 回风折长草,轻冰断细流。 古村空列树,荒戍久无楼。 【注】①公元 548 年侯景之…

    2023年4月4日
    276
  • 文言文的判断句

    文言文的判断句   概念阐释: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   常见的’形式: …

    2022年11月22日
    292
  • 文言文《林琴南敬师》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林琴南敬师》原文及翻译   《林琴南敬师》这篇文言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林琴南敬师》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闽县林琴南…

    2023年1月6日
    470
  • 害之而反利文言文赏析

    害之而反利文言文赏析   害之而反利   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②,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③。门者止之曰④:“天下探之不穷⑤,我将出子⑥。…

    2023年1月11日
    273
  • 溥幼七录文言文翻译

    溥幼七录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溥幼七录文…

    2023年1月7日
    284
  • 塞翁失马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塞翁失马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

    2022年12月6日
    2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