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飙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阴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飔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 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 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2499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4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23:44

相关推荐

  • 《贾人食言》文言文原文意思翻译

    贾人食言 原文: 有贾人渡河而覆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

    2022年12月29日
    307
  •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送徐无党…

    2023年1月6日
    246
  •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2022年12月6日
    317
  • 文言文论语翻译及原文

    文言文论语翻译及原文   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由小编为大家…

    2023年1月5日
    238
  •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

    2022年12月6日
    271
  • 朱熹《九曲棹歌》原文、注释和鉴赏

    朱熹《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注释】 (1)此诗当是作者晚年所作。武夷山九曲溪之第五曲,为平林渡一带,水流平…

    2023年5月7日
    2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