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及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及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原文

  子路、曾皙(xī)、冉(rǎn)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yú)?”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 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 ,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 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自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沐浴后,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叹息着说道 :“我赞同曾皙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注释

  1.侍:侍奉, 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2.以吾一日长乎尔:以, 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 ”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同“已”, 是“止”的意思。一说这里的 “以”是动;毋,不要

  3.居则曰:(你们)平日说。 居,平日,平时

  4.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5.则:连 词,那么 ,就

  6.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7.率尔: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 相当于 “然”,……的样子

  8.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9.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乎:于,在。

  10.加之以师旅: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11.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 又有饥荒。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

  12.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

  13.比及: 等到

  14.且:连词,并且

  15.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16.哂 (shěn):微笑

  17.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

  18.如 :连词,表选择,或者

  19.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20.如 :连词,或者。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21.其:那

  22.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23.俟:等待

  24.能:动词,能做到,胜任

  25.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26.如:连词,或者

  27.会:诸侯会盟

  28.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29.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30.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31.愿:愿意

  32.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33.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34.鼓:弹

  35.瑟:古乐器

  36.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37.舍:放下

  38.作:立起来,站起身

  39.撰:才具,才能

  40.伤:妨害

  41.乎:语气词,呢

  4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43.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44.冠者 五六人,童六七人:几个成人 ,几个孩子;五 六,六七, 都是虚数

  45.喟然:叹息的样子

  46.与:赞成

  47.后:动词,后出

  48.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4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 用;让:礼让,谦逊

  50.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

  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同“暮”,晚。

  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

  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6。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政治思想,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如他的“礼乐治国”实际上是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的思想,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我们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既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继承,也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人物介绍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

  曾皙(生卒年不详),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即文中的“点” ;

  冉有(前522—),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

  公西华 (前509—),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

  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背景故事

  子路、曾晳、冉有(姓冉名求)、公西华和孔丘在凉亭里休息聊天,孔丘说:“我比你们年龄大,虽然出门在外的时候以师徒相称,但那是为了显得我们团结有核心,而且让国君认为我们尊贵有特别。平时我们还是兄弟,各自有长处,相互帮助。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主张,你们平时还总是说,没人懂你们,如果我懂你们,你们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本事,又要做些什么呢?”

  一听到要说长处,子路马上来了精神。他只比孔丘小九岁,如果孔丘算是院长,那他就算教务主任。虽然出门的时候也要称孔丘为师父,但是他是弟子里面最不把孔丘当师父的人。这时候他就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处于大国之间,外围有敌国侵犯,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能够让它在三年内兵强马壮,外能御敌,内能懂礼。”

  孔丘就笑他:“你充其量也就是能保国守土,离咱们正在做的事业还差十万八千里,在尧舜眼里有内部饥荒和外部敌人的概念吗?这就是出门在外我做师父你做弟子的原因。”

  子路刚想反驳,你问的是能力,又不是说天下大计,这群人里我的特长就是保家卫国,这说错了吗?不过说出来也没必要,因为孔丘点拨的对,大家在说理,这样反驳就是狂,狂就是不识抬举。孔丘其实不讨厌子路这样的性格,因为贤人总是尽可能把自己的缺点亮出来,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反省,只是要记得一定要改。不仅如此,自己心里更细微的矛盾还是要靠自己去挖掘和改正。孔丘马上又说:“冉有,你说说你的理想吧。”

  冉有马上也想表现一下,他能做的就是一个大邦的总理,这是他的理想,不过有了子路的教训,他就谦虚地说:“一个方圆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总理内部经济管理和外贸事务,等到三年,可以让百姓生活富足,至于说礼乐教化,还是等其他的贤人来做吧。”

  “公西华,你怎么样呢?”孔丘问。

  公西华就是管教化的,他是学院祭祀系的系长,这时候就说:“不能说我就能管教化之类的事,我只是愿意多学习,多长进,并且尝试着做一下这方面的事。宗庙祭祀之类的事情,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我愿意做一下这方面的行政工作,至于历史分析礼数推敲之类的高水准理论工作,还是你们强一些。”

  公西华知道自己这套东西必须依托孔丘才行,也懒得和他们争,他倒是挺期待孔丘给他多一些点拨。不过孔丘没有多说,他又问:“曾晳,你呢?”

  曾晳听着他们说话,手里还拨着琴弦,这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是真的说特长,还是说理念。于是手慢慢停下来,顿一下,下定决心,起身离座,说道:“我的理想和三位不同。”

  孔丘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只不过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曾晳就说:“暮春三月,穿上春衣。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童,在沂水里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孔丘就叹气:“我的理想和曾晳一样呀!唉,可是圣人心系天下身百忙。‘百姓匆碌我匆碌,众人心忧我心忧。何得民乐映清心,连宵酒雨不带愁’呀。”

  等到几个人出去的时候,曾晳跟在孔丘后面,想单独请教,他说:“他们三个说的话怎么样呢?有什么更具体的说法吗?”

  孔丘说:“只不过是说说各自的志向而已。”

  曾晳问:“那你为什么讥笑子路呢?”

  孔丘说:“治国应当用礼乐教化,这是以民为本。他只说特长,却没有表露出以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即使他有那份心,也不应该如此不谦让的,所以要笑话他。智者化繁为简,大为而小治,仁者以小见大,小为而大治。仁者见人所不见,畏进如愚,行若无据。像他这样办事,最后不一定能成功的。”

  “那冉有说的就不是建设国家的方法了吗?你为什么不多提点一些呢?”

  “小邦就不算一个大国家了吗?他说的是对的。不过小国的治理寻求规制寻求辩解,其似无治。大国之治寻宗寻合,其似无为。圣人顺自然治无为,民可自治。冉有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说的他能办到,那还真的是治理小国的方法,智者修能,仁者修心,治理大国的时候总理还要有德,他说话的小心已经体现了德。虽说治理方法是小国之治,但总理有这样的职责就够了,没什么好说的,寻宗寻合的应该是国君。如果治理大国,就不是那种方法了,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更大的德,而且需要研究一些其他的理论,这些理论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善的,所以我就没说。”

  “那公西华的教化理论就不能治国吗?”

  “教化已经是最大最困难的工作了,作用巨大,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更好还是会无限难的。如果公西华做的是行政小事,那还有什么大事呢?古往今来,政教合一是传统,教化是起着看不见的作用的。仅仅从行政教化这个角度来说,最好的教化就是治世的时候百姓知道它的好,乱世的时候百姓即使骂它,也是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的。公西华即使有创造教化的能力,可是如今的世道,能让他发挥才能吗?”

  说着孔丘就叹着气走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118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3月9日 15:19
下一篇 2024年3月18日 07:32

相关推荐

  •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ldquo…

    2022年12月29日
    187
  •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字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字词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2022年11月28日
    168
  • 张栻《立春偶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立春偶成 【宋】 张拭① 律回②岁晚③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④。     【注释】   &nbs…

    2023年4月4日
    190
  •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导语: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

    2023年1月6日
    182
  • 吴保初《乙巳游日本绝句》阅读答案及赏析

    乙巳游日本绝句 吴保初 万顷云涛立海滩, 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地, 为指前程是马关。 注:这首诗是1905年诗人游历日本期间途径马关感怀往事而作。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

    2023年4月10日
    175
  • 《寇准读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寇准读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②,大…

    2022年12月17日
    2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