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国论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2.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4. 暴霜露(       )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古义:______________
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______________
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件事
古义:______________
4.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古义:______________
5.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______________
6.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兵
非兵不利(        )
而秦兵又至矣(        )
2. 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义不赂秦(        )

2. 李牧连却之(        )

3.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4.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5.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6. 以地事秦(        )

7.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8.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9. 始速祸焉(        )

10.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2. 洎牧以谗诛。(        )

3. 是又在六国下矣。(        )

4.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5. 斯用兵之效也。(        )

参考答案
一、1. “厌”通“餍”,满足;2. “当”通“倘”,如果;3. “无”通“毋”,不要;4. “暴”通“曝”,暴露。
二、1. 它的实际数量。2. 泛指祖辈、父辈。3. 表示由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至于”“以至”。4. 先例。5. 智谋与力量。6. 这样以后。
三、1. 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2. 失去的/灭亡/逃亡的人。
四、1. 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2.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3. 名词用作动词,礼待。4. 名词用作动词,吞下。5. 名词做状语。日,每天;月,每月。6. 名词用作动词,侍奉。7. 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8. 名词用作状语,按理来说。9. 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10.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五、1. 被动句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2. 被动句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3. 判断句 这是比六国还要差了。
4. 判断句 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5. 判断句 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21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11:53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11:53

相关推荐

  • 《刘珙传》“刘珙字共父 生有奇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

    2022年12月28日
    231
  • 高中必修文言文

    高中必修文言文   文言文要早点学,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高中必修文言文 的内容吧!   《烛之武退秦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

    2022年12月6日
    216
  • 《李将军》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李将军》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

    2023年1月10日
    253
  •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

    2022年12月6日
    259
  •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

    2023年1月8日
    204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文言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文言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

    2022年12月3日
    2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