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分析

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分析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下面是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道理分析,欢迎参考阅读!

  掩耳盗铃: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10)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34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51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11:51

相关推荐

  • “梁冀字伯卓”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

    2023年1月3日
    276
  • 《舍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舍鼠 【原文】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ldqu…

    2022年12月28日
    276
  •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阅读答案及翻译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2022年12月17日
    332
  • 古诗词诵读比赛主持词

    古诗词诵读比赛主持词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主持,仅供参考。   古诗词诵读比赛主持篇1  甲:…

    2023年4月20日
    202
  • 中考文言文《愚溪诗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

    2022年12月27日
    348
  • 离别的诗词名句

    离别的诗词名句   相遇也是冥冥中的缘分注定,离别也是为了下次的`相遇,请欣赏下面关于离别的诗词名句。   关于离别的诗词名句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

    2023年4月20日
    2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