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规划范文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农村科技;富民科技;科技强农政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03.2;G3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4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62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for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in Hubei Province

XING Mei-hua,HU Wei-hua,QI Zhi-hong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The progresses of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 rel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not succeed without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for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from Hubei local legisl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for enriching the farmer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formulation of exis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for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nriching the farmer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for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Hubei province

科技强农政策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惠及农村发展以及富裕农民生活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是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和配套计划、措施、办法的总称。近年来,《科技进步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推动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2004―2013年湖北省连续10年的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都对农业科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构成了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为保障、指导和协调湖北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本研究针对湖北省近年来出台的农业科技政策、农村科技政策和富民科技政策等科技强农相关政策进行归纳梳理和分析评价。

1 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梳理

1.1 湖北省农业科技相关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涉及科技体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技术推广、产业化以及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内容。

1.1.1 农业科技体制政策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湖北省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2006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2009年出台的《湖北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产业一线聚集,促进农科教互动、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是湖北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湖北省科技厅和农业厅分别制定了《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总体部署和要求。2012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提出了通过完善立项机制、评价机制等农业科研创新机制促进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2013年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分别就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湖北省十分重视科研机构的改革转制工作,从2000年开始,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深化省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湖北省深化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为加快湖北省农业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和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指导[1]。

1.1.2 农业科学研究政策 针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自2003年开始,湖北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全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通知》和《湖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意见》,同时,还印发了《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基本建立了湖北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工作中仍存在改革发展不平衡、改革政策难配套等问题。在国家《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湖北省便积极开展调研,制定了《关于湖北省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更好地指导湖北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

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湖北省农业厅、人事厅、科技厅、财政厅联合了《关于改革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的意见》;2006年又制定了《湖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对农业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规范。

1.1.3 农业技术创新政策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积极推进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及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湖北省相继制定了《油菜“一促四防”技术指导意见》、《湖北省2013年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湖北省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实施方案》、《湖北省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2013-2017年)》等一系列方案、意见,为切实推动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指导作用。为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环保厅制定了首部《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生产技术规程》。

为了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2],湖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2009年的《关于推进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建设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条件、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这为湖北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2010年湖北省科技厅制定的《湖北省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创新资源有序流动、运行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规范的技术创新体系[3]。2011年出台的《湖北省农业重点领域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对建设12条农业产业链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对于完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2012年制定的《关于加快构建农业科技产业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湖北省近期重点打造的10条农业科技产业链。2013年制定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提出了建设湖北高新技术产业链建设工程,将选择生物、现代农业等20余条特色优势产业链,以重大技术、终端产品或产品群为指引,对产业链进行囊括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的全产业链条设计。

1.1.4 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至关重要。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湖北省虽未具体实施方案,但在建设新型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具体实践中,遵照了国务院出台的《实施意见》。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农技推广的重要途径。2008年湖北省科技厅联合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农业厅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创新创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指明了方向[5]。

农科教结合是农业、科技、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是实施农技推广的重要途径。为全面实施湖北省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的意见》,对农科教结合实体建设、农业科技展示体系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1.1.5 农业科技人才政策 《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湖北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人才培养开发机制、评价发现机制、选拔使用机制、流动配置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建设有利于促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的重大政策体系,以及建设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湖北省还相继制定了《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湖北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2010-2020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等一系列计划、规划,为2010-2020年湖北省农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南。为了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09年湖北省科技厅等四部门制定了《湖北省动员科技服务人员服务企业实施意见》。

1.1.6 农业产业化政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针对农业产业化,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是建设规划,如2009-2013年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建设规划》、《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具体产业政策,针对特定产业,为了促进其发展壮大,制定相应政策,如《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从体制改革、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成果转化、优化环境4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的具体指导意见。为了大力发展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扶持政策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三是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政策,2012年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在2012-2015年,每年遴选3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其加强人才培养开发,打造一批人才数量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人才贡献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4年时间,重点支持培养300名左右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引进、培植一批科研创新型人才及创新团队[6]。为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化、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符合湖北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3年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湖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1.1.7 农业科技投入政策 科技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湖北省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积极拓展财政支农思路,健全了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初步建立起了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2010年制定的《关于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提出了具体意见,为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示范、放大作用,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指明了方向。

1.2 湖北省农村科技相关政策

1.2.1 新农村建设政策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财政扶贫、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等9大类别,其主要体现在《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中。针对革命老区相对贫困却资源富集的现状,湖北省还出台了《科技支持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专项行动方案》,以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

1.2.2 农村信息化政策 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较早,早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五”计划》中,就将农村信息化建设列为“十五”湖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自2012年1月获批开展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后,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制定了“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规划,并出台了《湖北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信息化推广应用、信息资源整合与集成机制建设、重点区域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7,8]。

1.3 湖北省富民科技相关政策

1.3.1 富民扶贫政策 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科技富民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星火富民工程的意见》、《湖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发挥了科技在促进农民致富、农民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科技扶贫一直是湖北省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决策,出台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指导意见》,为更好地推进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建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对老区贫困地区发展需要人才、技术提供了相关支持政策。为了确保湖北省2020年前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是今后10年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3.2 科技培训政策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村小康社会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势在必行。

2006年由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为了进一步安排“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发展,结合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任务,制定了《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对于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增强文明健康意识,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现状,湖北省从2010年起,连续3年制定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顺利实施。为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0年起,连续3年制定了《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为湖北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指明了方向。

2 对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的评价

整体而言,近年来,湖北省出台的农业科技政策、农村科技政策和富民科技政策涉及内容较为广泛,政策系统性较强,对于促进湖北省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策的全面性相对不足,激励和协调、监督机制有待加强。

2.1 特色农业产业方面的技术创新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

湖北省现有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对传统的水稻、小麦、油菜以及测土施肥技术的关注比较多,而对于特色产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却很有限,如水产与家禽养殖、食用菌、特色林果等产业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相对缺失。因此,在政策上应对该领域进行有效关注,给予从事特色产业种养殖的农民必要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以促进湖北特色种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不够完备

虽然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但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如与改革相关的人才流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奖励、资产处置、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对欠缺,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削弱了农业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3 科技强农政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户的响应与支持,因此,政策体系中应该明确相关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对有敢想敢做精神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大力提拔,对于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使之产生“联动效应”,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与此同时,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基层干部应严厉查处以示告诫,做到奖惩分明,行之有力。

2.4 政策执行协调与监督机制缺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规制

科技强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当前湖北省的科技强农政策体系中缺乏相应的协调与监督机制,各项环节尚未纳入到规范化的制度框架下进行。因此,在出台科技强农相关政策时应该明确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出台期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同时,还应建立对配套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机制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 路明兰.湖北省科技资源要素与结构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2] 姜 涛.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展望,2012(3):48-51.

[3] 杨念明,郑寒磊,孙击翔.五大专项行动构筑科技创新体系[N].湖北日报,2010-09-07(012).

[4] 晓 方,张爱虎.现代科技支撑农业强省[N].湖北日报,2012-06-08(001).

[5] 湖北省科技厅.多措并举助推科技特派员工作再上新台阶[J].中国农村科技,2009(12):34-37.

[6] 朱春兵,常小红.湖北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07-16(003).

[7] 何红卫,沈 雯.湖北提出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目标[N].农民日报,2013-05-30(001).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篇2

一“十一五”以来农技工作的主要成就、主要经验

我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区域科教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扎实实做好科技进步工作,赢得了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呈现喜人的局面,成效显著,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技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科技推广、科技普及成效显著。科普宣传、咨询服务、科技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送科技下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科技入户活动,我镇有8名农业科技指导员,指导8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农业科技辐射户24户,开展科技咨询、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 (三)、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突破。

今年,我镇根据镇情发展需要,认真制订了农业产业化科技培训计划。分别但家庙村、花石嘴村举办民生工程农业技术科技培训,每期40人,定点定人连续培训15次 , 共组织农业技术科技培训人次达到1300多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我镇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以农业科技进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广应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高效、生态的要求,切实抓好农业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今年共推广水稻新品种3个、油菜新品种5个、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1万多亩。

(四)、搞好土地流转、抓基地示范带动全镇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有观音岩村优质米生产示范基地、养鸡示范基地,胡大桥村养猪、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在观音岩村新建优质米生产基地3000亩,由霍山县观音岩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土地流转;由安徽汇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生产基地“春牛农业园”具体实施,开展优质米生产、创办现代农场。 于3月建立。 春牛农业园以租赁农民土地方式集中连片,采用先进耕作技术种植农作物,目前仍以种植水稻为主,冬季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种植小麦、油菜等其它农作物,以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农业园采用先进种植技术,聘请的农业技术专家在农业园现场为当地农民讲授从选种、整田、播种、施肥等管理方面的水稻直播技术,并现场示范,使当地农民学到了先进水稻种植技术,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对发展优质原料农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把农民从土地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积极组织实施好农业政策性保险、良种补贴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资

金支持,减少农业风险。(六)、认真开展农产品安全档案工作。

今年,我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建档工作,从生产源头开始把关,记录资料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建立农产品经营档案,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档案,建立农产品检测档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分别对观音岩村霍山县伟亚养鸡厂、世平精米加工厂、鹏程养猪示范园、但家庙村佛山茶厂、胡大桥村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家庙屠宰场进行建档工作,从生产源头把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七)、认真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我站认真组织实施春秋畜禽动物防疫工作,共计防疫猪9500头、牛433头、家禽100万只,为一方畜禽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八)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中心工作

我站人员还积极参加政府计生、医保、扶贫、统计工作,为我镇全面发展,尽微簿之力。

“十二五”规划:

一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其内涵就是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十二五”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全面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从新的农业安全观、产业观、市场观、科技观、投入观、生态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出发,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着眼于丰富农业发展内涵,创新农业发展观念,开拓农业发展新思路,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新发展。

二 坚持绿色农业原则

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保护和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出充足、安全、营养的农产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达到绿色农业的四个特征,即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

三 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项目规划的两个主要基点是“前瞻性”和“先进性”,但这两个原则又必须同时牢牢地建立在“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基础之上。因此,“十二五”规划既要提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既要有宏观的、总体的发展规划,又要具体合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 坚持统筹兼备原则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基本思路。要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农业“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

结合农技工作职责和实际,确定一批重点项目。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油菜、马铃薯、小黄姜、蔬菜、中药材、水产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十二五”发展目标、思路、措施、政策建议等;稳定土地承包制度、搞活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劳动力问题研究;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重点农业科技措施、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安全体系和现代种业发展、生态能源循环、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基层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及培训、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建设等重大问题前瞻研究。

六、农业生产工作进度安排

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个阶段。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篇3

一、发展历程

2015年10月,楼阳生省长在太谷调研时提出农谷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把太谷变为农谷”;随后省、市、县联合赴陕西杨凌、山东东营、湖北荆门考察,提出初设方案;2016年11月11日,省政府第136次常务会通过山西农谷建设初设方案,并明确提出将山西农谷上升为省级战略;2017年4月12日,楼阳生省长亲自为山西农谷管委会揭牌,并提出“以国际视野审视、国家标准建设、省级战略推动”的要求;2017年6月,视察山西时提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走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2017年9月,国发42号文件提出“要打造山西农谷综合性、专业性科创中心”,为山西农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8年5月4日,省政府批准设立全省唯一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根据国办发〔2018〕4号《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升级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进入审批阶段,山西农谷将站在国家层面加快发展。

二、规划布局

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山西农谷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了全县域、全产业、全要素的“一城三园五区”布局。

(一)建设目标。建设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功能农业(食品)研发高地、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平台。

(二)重点任务。确定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功能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和探索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园)建设与农民利益联结的体制机制等8大任务。

(三)空间布局:构建“一城三园五区”的空间架构。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一城三园五区”核心区占地约200平方公里(30万亩)。其中:

一城,即山西农谷科创城,规划建设4500亩,以山西农大为核心,融合省农科院优势科技资源,吸引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科研院所和优秀团队,打破围墙、谷城融合,主要建设研发总部基地、技术转移基地、双创孵化基地、标准检测中心、功能农业(食品)研发基地、农业设施装备研究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涉农领域国家智库等内容,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引擎”。

三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北方林果科技园。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规划占地20000亩,以巨鑫和金谷园区为基础建设,重点布局科技孵化平台、中间试验平台、创意发展平台、技术转让平台、农民培训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规划占地20000亩,以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为基础建设,重点布局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线上线下交易、仓储物流、创意包装等板块,举办极具特色的全国性农业博览会,成为华北地区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技术输出中心、产品贸易中心和加工产业集聚区。北方林果科技园,规划占地9300亩,以省农科院果树所为核心建设,布局北方经济植物园、林果智慧小镇、特色果品创意产业区和北方林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四大板块,将成为立足山西、面向北方的水果产业科技输出基地。

五区,总规划面积25万亩,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设施园艺产业为重点,建设红枣苗木、绿色养殖、设施农业、生物技术四个推广示范区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园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特色果树苗木生产基地、黄土高原高效旱垣温室群、全国一流的番茄小镇,成为辐射带动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输出地。

同时,依托山西农谷,省级农高区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布局“一城三园一区”;国家农高区规划面积106.49平方公里,核心区6.59平方公里,突出有机旱作农业主题,重点打造以“功能食品(农业)、设施农业、现代中药”为主导的三大特色产业和以“现代农业服务业”为配套的服务产业体系,将太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为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有机旱作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三、建设进展

农业科技创新规划篇4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评估报告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358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4月2日 07:52
下一篇 2024年4月2日 07:53

相关推荐

  • “寝室之星”象棋比赛活动策划书

    “寝室之星”象棋比赛活动策划书1   一.活动背景   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至今仍放射出熠熠奇光,象棋被称为智慧的体操,至今仍为现代人所喜爱,被人们誉之为“国粹”。通过这次…

    2024年3月29日
    47
  • 优秀的员工年终总结汇报10篇

    优秀的员工年终总结汇报大全10篇 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优秀的员工总结、为接下来的工作确立合理的目标,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优秀的员工年终总结汇报,希望…

    2023年2月27日
    94
  • 七年级班主任第一学期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七年级班主任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免费(10篇) 班主任最大的使命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那么七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班主任第一学期…

    2023年8月30日
    75
  • 同事聚餐晚会主持词范文

    【同事聚餐晚会主持词范文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的蜀香鱼府里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我想在座的朋友们经过下午的趣味运动会,都已经很辛苦了,但是在这…

    2023年1月14日
    91
  • 2016借款合同标准范本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借款合同中贷款人的权利义务: 在借款合同中,贷款人不得利用优势地位预…

    2022年12月13日
    77
  • 三年级听课心得范文

    三年级听课心得范文 老师的课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学生…

    2023年2月24日
    1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