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

  四、书放鹿画

  钟惺

  家畜一鹿,医云可用合①药。或曰:“此山麋也,无益。”予亦不忍,誓不杀。刍粟之者数月,肥且驯矣。将之都,虑其失养也。命童子放之野,又惧其复为人所得,择山中去家三十里者放焉。始驱之去,不肯去。途中眠而起,起而眠者无数。至山中,命惊趋之,令疾走,度不及者,久之乃已。

  其夕,童子止宿村舍。明旦将反命,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尾童子之后也以归。

  钟子曰:“予于放鹿事,惕然悟感应之几②

  焉。盖鹿之还也,生于放也。夫其畜于家也,食其食,安其处,可以不求放。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知其将杀己也。人之能为放己者,必不能为杀己者也。如知其必不己杀,而又食其食,安其处,无自养之劳,无索群之苦,则亦何必求放焉。集颡③之鸥,狎而复惊之,生而之杀也。入山之鹿,去而复还之,杀而之生也。生杀之念转于中,而去还之变应于物。感应之几,岂不微乎,显乎?”

  然予入都,终虑其失养也。将必求一必不杀者而与之,是予所以放之之意也。

  (选自《隐秀轩文》)

  【注解】

  ①合:配制。②几:事情的迹象、先兆。③颡(sǎnɡ):头。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之( ) ②去( )

  ③度( ) ④已( )

  ⑤反命( )

  2.下列句中的“焉”用法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则向者所放之鹿,在其前焉。(本文)

  B.可以不求放而必欲放焉者(本文)

  C.眡眡焉,余固笑而不信。(《石钟山记》)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F.盘盘焉,??焉。(《阿房宫赋》)

  G.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作者从放鹿的事情当中警觉省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1.①到,前往。②离开,跑掉。③估计(读duó)。④停下来,止步。⑤交差,回复差使。2.(C)(F)。3.①选择离开家有三十里的山中把这鹿放了。②那鹿跟在童子身后而又回到家里。③如果知道主人肯定不会杀自己,而且又给自己吃粮草,让自己安然地住在他家里,没有为了养活自己的辛劳,也没有离开同类的’孤苦。4.动物其实能够感知人对待它们的动机是爱护还是加害,而且这种感知往往是敏锐的、微妙的。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57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7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7

相关推荐

  • 苏轼《陈公弼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鬻狱,以公少年易之。公…

    2022年12月17日
    337
  • 范成大《秋前风雨顿凉》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1)诗中哪些地方具体…

    2023年4月5日
    270
  • 关雎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关雎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关雎》出自《诗经 国风 周南》,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小编给大家提供关雎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和参考!…

    2023年1月5日
    206
  • 《魏书·温子升传》“温子升,字鹏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温子升,字鹏举,自云太原人,晋大将军峤之后也。世居江左。子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以夜继昼,昼夜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①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作《侯山祠堂…

    2022年12月30日
    250
  • 蒲松齡《地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地震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2022年12月30日
    297
  •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

    2023年5月9日
    21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