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练习

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练习

  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完成题(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注释

  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小题1】请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斗折蛇行( ) (2)心乐之(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4)以其境过清( )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1分)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分)

  【小题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1)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2)以 ……为乐(3)大约(4)因为

  【小题2】石潭的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小题3】由乐到忧 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小题4】语段一:用潭中的鱼,石头,日光,影子等从侧面进行衬托;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①“斗折”,一词多义,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②“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③“可”,古今异义词,古义:大约。④“以”,古今异义,古义:因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源”(源头)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刚开始,作者看到小石潭的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很好,即“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作者这是的心情已经由“乐”转“忧”。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对人物心情变化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必须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的细节和关键语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比如刚开始的“心乐之”到后来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都是文中的’关键性词句,也是加大本题的重点所在。

  【小题4】试题分析:语段一用潭中的鱼、石头、日光、影子等从侧面进行衬托水的清冽;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碧绿、温润如玉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58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9
下一篇 2023年1月9日 12:29

相关推荐

  •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

    2022年12月28日
    270
  • 戎昱《耒阳溪夜行》阅读答案

    耒阳溪夜行 戎  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1)试分析本诗前六句,体味作者在诗中寄寓了…

    2023年4月9日
    236
  • 直道可行文言文翻译

    直道可行文言文翻译   导语:直道可行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官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直道可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

    2023年1月8日
    301
  •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 《童趣 》 《论语》十则 《山市》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智子疑邻 》 《塞翁失马 》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

    2022年12月6日
    314
  •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许有壬字可用,其先世居颍,后徙汤阴。有壬幼颖悟,读书一目五行,尝阅衡州《净居院碑》,文近千言,一览辄背诵无遗。擢延祐二年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会关中有警,邻州听民出避,弃孩婴满道上…

    2022年12月28日
    305
  • 文言文《学弈》练习设计

    文言文《学弈》练习设计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二、写出“之”在句…

    2023年1月9日
    2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