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卷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山水画卷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节选自《满井游记》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2)潭日光下彻
(3)不可久居 (4)鳞浪层层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齐人固善盗乎?
【小题3】下列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3分)A.之:乃记之而去 至之市 B.以: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C.者:似与游者相乐 齐之习辞者也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橘生淮南则为橘
【小题4】比较赏析(4分)
(1)甲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2)乙文中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答案
【小题1】以……为乐。 通达,直射。 留,停留 。 像鱼鳞一样.
【小题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者 (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3)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小题1】C
【小题1】(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中的“乐”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2)注意古今义,古义:通达;今义:彻底。(3)中“居”理解为“动词,停留”。(4)中的“鳞”作状语,意思是“像鱼鳞一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句时,注意“蒙是覆盖的意思,络是缠络的意思,缀是连接的意思,参差是参差不齐的意思,披拂是随风飘荡的意思”的重点字。翻译(2)句时,注意“斗是像白斗七星那样的意思,蛇是像蛇爬行那样的意思,明灭是或隐或现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溪身”。翻译(3)句时,注意“固是本来的意思,盗是偷窃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A、代词 动词。B、用 因为。C、—-的人 —-的人。D、是 成为。根据题意,应该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考查文言文的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甲文中通过“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水的“清澈”这一特点;乙文中“清澈见底”一句直接表现出“水的清澈”,“将平静的江面比作透亮的镜子”这句话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这一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写法的能力。
点评: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一般都要采用一些方法。有些为了使读者对景物的特点有直观的认知,用直接描写即可,比如乙文中“清澈见底”一句直接表现出“水的清澈”;有时为了文学艺术的需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如甲文中通过“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水的“清澈”这一特点。当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同学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