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知识

中考文言文复习知识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一)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2、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3、生死而肉骨 生:使……复生

  4、惊天动地 惊:使……惊奇;动:使……感动

  5、可烧而走也 走:使……逃走

  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儿惧,啼告母 啼:哭着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二)

  1.之

  ①动词,去、到、往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名之者谁 左右采之(代荇菜)

  ③"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在河之洲 山之僧智仙也

  ④ "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⑤"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

  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 何陋之有?

  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2. 者

  ①结构助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 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宜多应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新学期开始,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初三文言文复习资料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3. 其

  人称代词,自己、我、我的,他、他们,它

  而不知太乐之乐其乐也(自己的) 《醉翁亭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他)

  指示代词,这,那 专其利三世(这种)

  副词,表推测或委婉语气,大概,也许,难道

  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语气) 其真无马邪道(难道)

  4. 而

  ①转折连词,但是, 却 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述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未有问而不告 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

  ②修饰连词,相当于"地"。 面山而居

  ③顺承连词,可不译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④表顺承的连词,然,这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⑤表顺承的连词,就 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⑥表顺承的连词,来 挟天子而令诸候 《隆中对》

  ⑦表递进的连词,而且 国险而民附 《隆中对》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⑧表承接,并且 默而识之 《论语·述而》 野芳发而幽香

  ⑨表假设,如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⑩表并列 溪深而鱼肥

  5. 以:

  ①介词,(从、由,把、用、拿、用来、拿来,因为,靠、凭借、根据)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把) 《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出师表》

  悉以咨之 (拿来) 《出师表》 以衾拥覆 (拿来) 《送东阳马生序》

  生以乡人子谒余 (用) 《送东阳马生序》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出师表》 必以分人(拿) 《曹刿论战》

  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 《陈涉世家》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 《出师表》

  以中有足乐者 (因为) 《送东阳马生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 )《送东阳马生序》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以其境过清(因为)

  何以战 (靠、凭借) 必以情 (根据) 《曹刿论战》

  ②连词 遂许先帝以驰驱 (表目的,为) 《出师表》

  ③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 。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

  ④连词,表顺承。

  以光先帝遗德 (来)以咨诹善道 (用来) 《出师表》

  无从致书以观 (来) 《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便) 《岳阳楼记》

  以激怒其众(来、以便) 《陈涉世家》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至) 以伤先帝之明(以至) 《出师表》

  ⑤动词,认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⑥副词,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8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3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3

相关推荐

  • 陆游《读书》原文、注释和鉴赏

    陆游《读书》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 (1)此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春,作者在成都,时年五十三岁。《读书》绝…

    2023年5月7日
    297
  •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五代史宦者传论》由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所写,该文通过论述宦官制度的各种弊端说明君主应提高警惕,防止宦官作乱于内而导致国家衰亡的道理。该文也是作者史论中的名篇之一。 【原文】 &nb…

    2022年12月27日
    314
  •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知芜湖县,再迁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尽输所负。亮以治行闻,擢知濮州。久之,…

    2022年12月28日
    349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词语解释】 瞑:昏暗。 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

    2023年3月12日
    244
  •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整理《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整理《五柳先生传》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整理《五柳先生传》   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

    2023年1月10日
    268
  • 《石崇与王桤争豪》文言文阅读

    《石崇与王桤争豪》文言文阅读   石崇与王桤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

    2022年11月28日
    4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