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读后感600字

书上的纪录片――读《传家》有感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题记

《传家》一书分四册,大量精美的插图于文字让我开始便对它爱不释手。这书正如其书名一样,说的正是传承。其中不仅有作者对儿女,长辈的话语还有对中国传统,习俗的描述与理解。即有家庭的传承也有对民族的传承。

这便是《传家》,一个刻画在书上的关于中国人传统的记录片。国是家,而传家传的也是国之精华。

大地回春之际,万物复苏,即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代表扫墓祭祀之礼的上巳节便是在这样气清景明的美好春日,于是上巳节的扫墓渐渐融合了全家踏春的习俗。清明时节又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相近,继而又赋予了清明独特的冷食文化。清明就这样从一个节气变成了一个节日,形成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的风俗传统。对我而言,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古人在清明既坟前祷祝,挂纸烧金,祈安求福,谢恩还愿,又踏青探春,折柳相赠,蹴鞠秋千,与亲朋好友不虚度春光。哀思先人的同时不忘珍惜当下,这就是对古代节日的传承。

神神鬼鬼的节日,书中描绘的很多风俗会让我觉得新鲜又好奇。关于各种节日,无论是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等关于中秋的传说,还是古诗文中望月思乡、接节日感慨的思想,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年岁赋予每个人更多的是责任以及无法言说的身不由己导致的离别,但当每一年的此刻,抬头望向那一轮明月的时候无论多远,咫尺天涯。我想,让思念有了寄托的方向,让远行的人记得回家,这就是的意义所在吧。

阅读《传家》一书,既勾起了不少岁时节庆相关的记忆,也增加了很多关于食物的制作相关的饮食文化知识,以及器物纹饰相关的匠心手艺知识。节日之于现代人,更多的就是团聚,各种各样的习俗及饮食文化增加了仪式感,让灵魂不在孤独空洞,有了根脉,尊孝礼义在神鬼传说中内化成为人处事的准则。在路过春花秋月的同时, 也增加了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我觉得增加了自身的底蕴厚度,这便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对于自己的传统,我们有责任去理解和实践,并且将它传递给下一代。中国文化的浩瀚无垠,远自老子,庄子等过往的大智者一直有心持续传统的人,源远流长。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应该不断将我们中华的文化发扬光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936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21日 02:58
下一篇 2024年7月21日 02:58

相关推荐

  • 读《勇闯傻瓜林》有感300字

    以前,我很怕蜘蛛,因为它会咬我。然后我看完了《勇闯傻瓜林》这本书之后,我改变了自己害怕蜘蛛的想法。 《勇闯傻瓜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咕噜牛的全程赞助下,别动队闯入了令人生畏的傻瓜…

    2024年6月30日
    109
  • 三国演义赏析论文

      【作品评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兑,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国志》印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

    2022年11月19日
    240
  • 寻找大熊猫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寻找大》,作者是杨红樱。 马小跳是个小学生。暑假里,他被唐飞邀请到竹林。唐飞说:还有他舅舅叶朗博士,还有外国摄影师马歇尔先生和他的女儿温迪。可少…

    2024年4月6日
    141
  • 《最后一课》读后感3000字

    注定失败的战争――都德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读后感 这部都德的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是我在逛书店时偶然发现并买下的。翻开崭新的扉页,随着目光缓缓划过一行行字符,我发现其中的大部分…

    2024年7月13日
    113
  •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老人与海》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老人把…

    2023年4月2日
    209
  •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行走在乡下的林荫小道之间,或者穿行于城市的柏油马路之上,你有没有注意过道路两旁的建筑?给你怎样的印象?通常人们只是把它作为居住或者办公的地方而已,…

    2023年3月3日
    2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