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部分节日使用的是农历,如春节(大年三十)、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但也有部分节日用的是阳历,如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等。那么,阴历和阳历怎么区分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
1、时间不同: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中的历,即是所谓阴阳合历,中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即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阳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
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故而闰年的二月有29天。
2、计算方式不同: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3、运行规律不同: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