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文言文阅读题

楚人养狙文言文阅读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树与( )

  3.狙公卒馁而死( ) 4.众狙皆寤( ) 5.一旦有开之( )

  二、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译文和答案】

  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悟”,醒悟 5.开导他们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9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相关推荐

  •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介绍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叹观止。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借景抒情诗 &nbs…

    2023年4月9日
    170
  •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   一、作代词   1.代人、代物、代事。   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翻译句子时,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2022年11月28日
    228
  • 《马说》文言文解析

    《马说》文言文解析   《马说》文言文解析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2022年12月4日
    182
  • 欧阳公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欧阳公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

    2023年1月9日
    207
  • 【南吕】干荷叶(南高峰)

             刘秉忠       &…

    2023年5月6日
    211
  •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虚词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之一,为此小编整理了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请考生及时掌握。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司马迁《陈…

    2022年11月28日
    2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