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养狙文言文阅读题

楚人养狙文言文阅读题

  楚有养狙以为生①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④,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⑤,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⑦,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①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④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⑤相与:一起。⑥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⑦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 ) 2.山之果,公所树与( )

  3.狙公卒馁而死( ) 4.众狙皆寤( ) 5.一旦有开之( )

  二、翻译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三、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译文和答案】

  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悟”,醒悟 5.开导他们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9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2

相关推荐

  • 中考常用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

    中考常用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

    2022年11月22日
    151
  • 【越调】寨儿令(没算当)

             刘庭信       &…

    2023年5月6日
    205
  • 李商隐《屏风》阅读答案解析

    屏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的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2023年4月9日
    233
  • 李翱《杨烈妇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会[4]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ld…

    2022年12月17日
    261
  • 2016年中考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汇编(一)

    中考古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16·上海卷】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

    2023年4月11日
    188
  • 辛弃疾《江郎山和韵》阅读答案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 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③千寻…

    2023年3月12日
    3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