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初中文言文评析

《以柔克刚》初中文言文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0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题目及参考答案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

    2023年1月9日
    123
  • 文言文阅读《义鼠》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义鼠》附答案及译文   《义鼠》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

    2023年1月11日
    147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诗歌虚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诗歌虚词用法   [之 乎 也 而 何 乃 其 且 若 所 ]   一.【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

    2022年11月28日
    136
  •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教学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教学   课题:《晏子使楚》   助学目标:1.文言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子的理解。   2.理解人物形象,赏析其中个性化的语言。   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023年1月10日
    142
  •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及注释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及注释   《冯谖客孟尝君》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多方面的才能,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冯谖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

    2023年1月6日
    121
  •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字词:   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   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2022年11月28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