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围绕书中的第四篇《用笔与雅俗》中的“用笔”部分和第五篇《正锋和侧锋(中锋和偏锋)》展开。
王季迁老师认为当重心在笔墨的中心时,就会产生好笔墨的效果,此时笔墨成了活的动作而不是一种呆板的形式,而对此的评判是从活动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呈现出来的现象。从而引出之后对于“中锋”和“偏锋”的讨论。传统的分法是笔与纸面是否(几乎)垂直,而王老师认为用笔中的两种状态应该分为是否平衡,即重心是否在笔墨的中心,相比于传统的分类这一标准更加注重笔的内在。很多人认为正锋优于侧锋,或者说圆笔胜于方笔,但实际在书法中来说,传统的正锋笔法只能写出《峄山碑》中虽然凝练但是单调的线条。在王老师的理解中,好的用笔称为正锋,是指用笔的工夫,不论笔是直着或斜着,重心都保持在笔活动的内面、线条的里面。而偏锋是指不论什么情况下的重心溜到活动之外、线条之外。
我认为比较普遍的说法单纯地从物理眼光来看笔锋的中侧正斜,是将艺术过于技术化甚至是简化了,仅仅从形式构成方面来讨论,而忽视了审美以及情感部分。这一点在现在本科阶段的书法教学中极其明显。在具体的书法课程中,分为临摹和创作两个部分,分析书法形式构成成为临摹中“读帖”的主要方式,它把书法欣赏的关注点聚焦在书的画面的物理分析上,缩小甚至忽略了时间、环境、情感等因素。这样从临摹过渡到集字或者仿照创作,或许还能采用刻意设计的方式进行创作,但再进化到独立创作时,可能就会出现很大困难。同时格外重视视觉因素,而忽略文本以及其中所传递的情感,也使书法越来越接近所谓的“抽象艺术”。
返过去看古代书论,可以看到“心正则笔正”“书为心画”“心为君”等观点,启功先生也提到若写时注意力放在笔画轨道上,把点画姿态看成次要问题,则无论用软毫硬毫,都会得心应手,写熟了即使用钢条写、用棉团蘸水写也会好看。《画语录》中“我用‘中锋’和‘偏锋’这两个名词,只是注意笔墨中是否存在稳妥的平衡”“当您看别人的作品时,在您心中再造了他们心、腕动作的内在动势,而且您的判断标准反映在活动的经过上,不在线条的形状、构图的外观上,那就是说您主要的关心不在于外在的整个现象。”这些话都将主观感受放在了客观因素之前。
或许会有人认为如此主观的想法作为评判标准是否太草率,但确实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面占据着审美判断的一大部分,它无法完整并且定量地进行归纳,但是感受是否在一定程度能统一,我认为是的,只是相对“可以明确描述的规则”,主观上的审美的统一会难一些,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在欣赏、评判和创作中忽视甚至放弃我们个人的意愿以及可以统一的主观审美。作者: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