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东阳道中》阅读答案附赏析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这首词中的“东阳”,即今浙江省东阳县。据词题来看,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1178)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的
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1、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
答案 三、四句写了层层叠叠碧绿的青山、分外娇艳的鲜花。表达了作者在劳顿旅途中见到碧山、娇花的喜悦之情。

2、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4分)
答:使用了叠词、借代的表现手法。(2分)“历历”“萧萧”运用叠词,生动描写出人马行进的状态,增加了语言韵味。“旌旗”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2分)

赏析:
《鹧鸪天·东阳道中》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诗里有碧绿的青山、娇艳的花朵、行人历历、征马萧萧、旌旗小桥,五彩缤纷,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全词富有诗情画意,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
   从作品的内容和情调来看,此词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这在辛词中是不多见的。由创作背景看来,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富有诗情画意。读完此作,就好像随同词人进行了一次春天旅游,令人耳目一新。
上阕头两句,点明了地点。交代了词人的行踪。它描写了词人一行,离开京城临安,乘坐马车向东阳进发。“香篝”,是薰笼。“水沉”,是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是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前后两句,相辅相成,对应有致。三、四两句,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特别令人喜爱的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这是词人举目所见的,并非是有意捕捉,却把城外初春的自然风光,逼真地描写出来。笔法自然,不假装点,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山无重数周遭碧”,是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石头城》)的诗句脱化而来的。“山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山峰。第三句的意思是四周群山郁郁葱葱,绿得可爱。“花不知名分外娇”,谓野外不知名的野花格外娇娆。词人在另一首词里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可见,词人喜爱自然美,不喜爱矫揉造作之态。这里正显露出词人的审美和情趣。
上阕描写自然景色,下阕描写生活画面。它的笔调越发悠扬,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描写词人一行,催马加鞭,向东阳行进的画面。“人历历,马萧萧”两句,由于使用了两对叠字,因而大大加强了词作的生动和韵味。“人历历”写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马萧萧”,写骏马嘶叫之声。“旌旗又过小红桥”一句,是描写动景。词人一行打着旗号,一路浩浩荡荡,颇为引人注目。最后两句抒情,表现出词人由于极为兴奋和喜悦,便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青山绿水之间,一路吟声鞭声,那情韵真令人神往。由此可想而知。词人此行,一定是很高兴的,否则,他怎么会如此呢?这里用“愁边”二字,与词人另一首《丑奴儿》里“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中的“愁边”二字不同。“愁边剩有相思句”,是说词人搜肠刮肚,构思吟诵的词句。很明显,这里所谓的“愁边”,并无愁苦之意,而是思索的意思。 “相思”,一般指对所钟爱的人的思念,这里是表示在构思美好的词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写得更是有声有色,把词人扬鞭吟哦、疾速前进的得意神情,逼真地再现出来。“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以增添字面的美感。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的画面优美,意境广阔,自然景色与生活画面紧密结合,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玩味不已。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4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矛与盾》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矛与盾》原文及翻译   《矛与盾》这篇文言文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矛与盾》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023年1月6日
    475
  • 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阅读答案及赏析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注】赵秉…

    2023年4月10日
    246
  • 和氏璧文言文翻译

    和氏璧文言文翻译   导语: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常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万成为传世之宝。下面是小编为你准…

    2023年1月8日
    253
  •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以下是“晏子使楚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晏子使楚   两汉:刘向   一   晏子使楚。楚…

    2023年1月5日
    232
  •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语言 考查方式 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或“诗眼”的方式考查——炼字型或诗眼型 2.以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

    2023年4月9日
    236
  • 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阅读答案及赏析

    浪淘沙 吴琚①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②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注释】①吴琚,南宋汴(今河南…

    2023年3月12日
    2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