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江月晃重山》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还赶得上。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
    B. 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C. 下片前两句写出了大部队声势浩大,行动迅捷,作战威猛,很快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D. 这首词以边塞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

    ②“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使该句意蕴颇丰。请结合前后诗句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C(3分)
    ②(4分)“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赏析
“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开头两句,对仗工整,借“秋风鼓角”“落日旌旗”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了边塞景象的壮美。上片后三句勾勒出一个乐观豪迈,甘愿为国效力的少年形象,其中“从军乐”的“乐”字堪称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以边赛生活为题材,既无“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哀伤之气,也无“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慨之情。表现出了一种乐观与豪迈。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44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2
下一篇 2023年3月12日 12:02

相关推荐

  • 语文文言文《捕蛇者说》重点考点

    语文文言文《捕蛇者说》重点考点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   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

    2022年11月28日
    281
  • 《蔺相如墓》《咏蔺相如》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蔺相如墓①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 世人莫笑三闾懦,…

    2023年4月9日
    236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

    2022年12月4日
    266
  • 《江淮之蜂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江淮之蜂蟹 原文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蟹…

    2022年12月30日
    339
  • 《即事二首》

    汪 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 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 展尽芭蕉数尺心。 双鹭能忙翻白雪, 平畴许远涨清波。 钩帘百顷风烟上, 卧看青云载雨过。 汪藻的诗,主要受苏轼影响。他…

    2023年5月15日
    201
  • 管同《记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记    鸽 (清)管同     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

    2022年12月30日
    2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